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居然真的有希望能够成为国君执政之道的一员!
儒家士子,居然真的有希望登入朝堂之中,成为执政力量中的一员!
荀况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着赵丹正色道:“以况之见,一统天下者,当为赵国!”
当然是赵国。
如今的这个世界,只有赵国能够接受儒家的王道。
只要儒家在赵国生根发芽,那么等到赵国统一天下之后,儒家的王道不就能够随着赵国的一统而传遍天下了吗?
至于孔子所提倡的周天子王道……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有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儒者觉得周天子王道能够有重现世间的机会了。
赵丹一听荀况的这句话,整个人也终于放心了。
很显然,这位儒家大能的话清晰无比的表明了一个立场,那就是坚决和赵国共进退。
所以赵丹也不再犹豫,正色对着荀况说道:“寡人欲用先生为中尉,助寡人选任贤能,拔举官吏,不知先生愿否?”
赵丹这句话一说出来,荀况还没有先做出反应,但是荀况的两名弟子李斯和韩非却都激动了起来。
这可是赵国中尉啊!赵国六大臣之一,属于不折不扣的赵国领导人啊!
而且现在的赵国还是和秦国并立的天下霸主,甚至还接连打败了秦国两次!在这样的国家之中出任如此重要的职位,那不知道是天下多少人的梦想啊。
但下一刻,荀况的回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名儒家大能在听到赵丹的话之后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沉默思考了好一会才道:“大王,况并不欲在赵国为官。”
第190章 邯郸学宫?寡人看行!
这句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除了荀况之外的其他三个人全部都懵了。
这位大名鼎鼎的荀子荀况,居然拒绝了赵丹递来的橄榄枝,拒绝了赵国中尉这个不知道天下多少人渴望无比的职务!
荀况身后的两名弟子李斯和韩非两个人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看上去塞进几个鸭蛋都不成问题,眼睛都要瞪出眼眶之外了。
要知道之前荀况在楚国出任的只不过是兰陵令,一个小小的县令罢了,和赵国中尉这个职位相比,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完全一个天一个地啊。
赵丹也同样是一脸的震惊,这荀况刚刚还斩钉截铁的表示要支持赵国一统天下,一转眼就拒绝了赵丹的官职……
这是什么操作?
嫌中尉这官职小?不可能吧。要知道整个赵国比起中尉要更大的官那真是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你荀况前几天还只不过是一个楚国小小的县令,现在给你中尉你还不满意?
赵丹脑海之中无数念头翻江倒海,觉得自己好像是真的有点看不懂面前这位儒家大能的套路了。
荀况发现了赵丹的异样,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胡子,咳嗽一声道:“大王误会了,况之所以不欲为官,并非是不效力于大王。”
赵丹闻言又是一愣,道:“那先生意欲何为?”
不想当官?不想当官那你来赵国干嘛来了……
说好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呢?虽然这句话是元朝才说出来的,但是你们诸子百家每天卖力推销自己的理论,总不可能不是为了做官吧?
好在荀况很快就给出了解释。
只见荀况正色道:“况虽不才,亦有自知之明。况治学有余而为官不足,不过雅儒尔。若忝居高位,实非赵国之福。故况欲在邯郸设一学宫,一则教授弟子为赵国所用,二则令天下士人居此而辩论交流,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赵丹一听荀况这个建议,整个人再一次的呆住了。
不得不说,荀况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好了!
荀况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要在赵国邯郸城之中,建立一所和齐国稷下学宫一样的、属于赵国的学宫!
仔细想想的话,这对于赵国的意义可比荀况出任赵国中尉要大得太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说说齐国的这座“稷下学宫”了。
稷下学宫是齐国的官办学宫,是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在鼎盛时期容纳了诸子百家之中几乎所有的学派,汇集天下著名学士过千人,其中包括孟子、淳于髡、邹子(邹衍)、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鲁连子(鲁仲连)、荀子(荀况)等等一大堆学术大能,是这个时代华夏大地的学术中心。
在这里,诸子百家的大能们完全不用操心什么衣食住行,可以专注研究学问,然后还能和其他学者大大嘴炮,而且就算嘴炮放得再响,也丝毫不会因为言论而受到任何来自官方的责难。
一场思想的大碰撞就此在稷下学宫之中展开。
后世所津津乐道的“百家争鸣”,基本都是在稷下学宫之中上演的。
正是在稷下学宫之中的学术交流和碰撞,让华夏文化爆发出了一次极其灿烂的光芒,也产生了一大批著作,比如说《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等,而且像《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大能们参与其中。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代的学者心中,稷下学宫就相当于是文化圣地一般的存在。
正是因为稷下学宫的地位是如此之高,所以赵丹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在邯郸也弄一个学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