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比不过啊,还建个屁。
但今天,荀况告诉赵丹,希望能够在邯郸建立一所学宫!
如果这所邯郸之中的学宫能够建立起来的话,以荀况的声望,说不定真的能够和稷下学宫抗衡。
由于是齐国官办的学宫,所以稷下学宫之中的大能学者们可是有着齐国上大夫的爵位,事实上稷下学宫也算是一个齐王的政治顾问团机构。
如果赵丹能把邯郸学宫也搞起来,那么到时候赵丹也就能够拥有一支由诸子百家大能学者所组成的政治顾问团队了。
总而言之这个邯郸学宫的事情能搞成的话,不但赵丹距离自己心中那个弘扬诸子百家文化,铸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的梦想稳稳的迈出了一大步,更凭空多出了一支智囊团啊。
如果说是别人来告诉赵丹这件事情,那么赵丹其实也并不会这么激动,但问题是说这句话的人可是荀况啊。
荀况是什么人?那可是出任过三次稷下学宫祭酒,相当于当过三届稷下学宫校长的存在。
可别不把这祭酒当回事,要知道能够出任祭酒的,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学者大能、文坛执牛耳者。
而且通常来说能够出任一次祭酒那就是了不得的荣耀了,足足三次出任祭酒的荀况,在整个文坛之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所以让别人来办这个邯郸学宫说不定连个泡都冒不起来,可让荀况来办的话那就大大不同了。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无比认真的开口说道:“先生之请,寡人准了!自今日起,先生便是这邯郸学宫之祭酒,更为寡人赵国之上卿!”
没错,齐国人不是把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封为齐国上大夫吗?那寡人的赵国也不能虚了,直接给个上卿!
荀况闻言也愣住了。
要知道如今的赵国几位重臣之中,虞信和廉颇的爵位也都是赵国上卿,而这两位可都是有大功于赵国的。
上卿再进一步,那就是所有臣子们都梦寐以求的封君了!
赵丹一下子就给了荀况这个上卿的爵位,出手可以说是大方无比了。
但赵丹的大方还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只见赵丹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寡人还想告诉先生,先生尽可以告知天下之士,凡稷下学宫之待遇,寡人这边统统加倍!”
赵丹双目灼热,直视荀况:“寡人希望先生能令这座邯郸学宫,成为那天下第一学宫!”
没错,不办就算了。要办,那寡人就办到最好!
荀况闻言大喜过望,心知赵丹这一次可是铁了心下了血本支持自己的了,当下不再犹豫,朝着赵丹深深的施了一个臣子大礼。
“臣荀况,必不负大王之重托!”
第191章 或许这就是穿越的意义吧
看着面前朝着自己郑重行礼的荀况,赵丹的心中十分清楚,通过今天的这番谈话之后,自己显然是已经将这位闻名天下的大儒彻底的拉拢到赵国这一边来了。
如果邯郸学宫的设想真的成功了,那么在不久的未来,赵国就将取代齐国成为整个华夏文明的文化中心。
永远不要小看“文化”这两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字眼,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其源头不正是这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么?
而且也不仅仅是文化,在接连两次击败了秦国之后,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必将甩开临淄、大梁和洛邑等城市,成为华夏大地最大的经济中心。
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军力强大……这样的一个国家,往往能够铸就出一个极其辉煌的盛世。
而这个盛世的缔造者,毫无疑问便是赵丹!
……
赵丹连续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总算让自己从这种畅想未来的飘飞思绪之中摆脱出来,看着面前的荀况笑道:“不知荀卿欲以何处为学宫所在地?”
罗马城不是一天就可以建得起来的,荀况的这座学宫也不例外,最首先要解决的当然就是选址问题。
荀况笑道:“臣尚未想好。”
赵丹大手一挥,道:“荀卿只管去看,看上了哪一处土地尽管告知寡人!”
现在的荀况可以说绝对是赵丹眼前的超级红人,要啥给啥,那都不带一秒钟犹豫的。
荀况笑道:“既如此,那况就先谢过大王了。对了,此学宫尚缺其名,不如便请大王为学宫赐名吧。”
“赐名?”赵丹想了一想,随后笑道:“既如此,此学宫便命名为‘华夏学宫’吧!”
在这个时空之中,被未来的人们誉为“地球第一文化圣地”的华夏学宫,就这样在今天确定成立了。
荀况也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才刚刚和赵丹谈妥不久便告辞出宫,带着两名弟子去邯郸城中为将来的华夏学宫寻址去了。
荀况所带来的这个提议是如此的震撼而具有爆炸性,以至于当荀况带着两名弟子离开了许久之后,赵丹都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实在是这个消息,真的太让赵丹振奋了。
说实话,诸子百家在这个年代,他们的发展其实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而且在董仲舒搞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除了儒法两家之外,其他的诸子百家基本上都慢慢衰落并且跑偏了。
道家原本可以成为哲学家和政治家,结果变成了一群神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