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小闲人_南希北庆【完结】(1439)

  他们做出让步的同时,肯定也会利用这一点,去约束的庶族和百姓,等于各个阶级都普及开来了。

  这就是韩艺的宣传构思。

  但话说回来,其实在最初的开始,韩艺是没有这打算的,他也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是打算跟元家好好干一仗,以求达到自己能够主导市场的目的,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都没有开始,两市就给他来了这么一竿子,这让他们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诚信。

  在商业中,如果连合同都无法保证双方的利益,那么商业永远都起不来,无异于强取豪夺。

  这个问题远远大于元家的问题。

  这方面的利益也远远大于战胜元家的利益。

  因此韩艺开始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契约法上面,为此他制定了三步计划。

  首先,他必须得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受害者,一个被欺负的人,对于一切的侮辱和伤害,他都要克制和隐忍,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最开始的时候,退避三舍,因为他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这样他才有机会说出这君子契约。

  其次,他要看朝中的态度,以他对朝中大臣的了解,没有人会帮他说话,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就是他最渴望见到的。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他一直在等李治召见,他需要得到李治的同情,让李治与他产生共鸣,因为朝中大臣的态度,就是对于李治的一种挑衅,说到底韩艺是他的人。

  最后,他要将两市逼入绝境,迫使朝廷出面,趁机提出他包装过的神圣君子契约,利用贵族自命不凡的优越性,来诱使他们答应下来。

  这三步他都做到了。

  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要颠覆两市,也不是要赚取更多的钱财,而主导市场也变成了其次,主要是求一纸法令,没有契约法的市场,过于脆弱了,不管出于庶族的角度,还是出于商人的角度,他都需要这一道契约法。

  但是对于这些大臣们呢?

  这一点,韩艺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果说他认为这是很难通过的话,那么他不会提起,他既然为此努力了,就证明他还是有非常大的把握。

  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因为就目前而言,唐朝是一个小农经济社会,百姓、庶族、贵族、都是自给自足,他们不需要交易,因此他们不常用到契约,这跟他们没有太多的关系,就不会伤害到他们的地位,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远见。

  其二,他们渴望的是推崇儒学,这是因为唐朝是一个多元化国家,佛教已经隐隐超过了儒教,君子之道就儒学里面的内容,那么他们当然会赞成。

  其三,庶族比他们更加需要用到契约,因为庶族跟百姓常有来往,契约反倒是约束了庶族,何乐而不为。

  在这一刻,长孙无忌终于明白韩艺为什么这么能说故事了。而他之所以有些犹豫,倒不是因为他觉得这冲击了贵族的地位,因为他已经凌驾于贵族之上,他是权力的代表,所以他感觉不到。他主要考虑的这个契约法有利于国家,还是有害于国家,他毕竟太尉,而且修订了《永徽律》,在面对律法的时候,他考虑的比较多。

  然而,在李治看来,这个君子契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臣民一些不好的行为,于国于己都非常有利,点点头道:“朕以为韩艺说得非常有道理。”

  长孙无忌一看李治表态了,暗自寻思,如果他反对的话,肯定又会刺激李治那敏感的神经,待会又拿武昭仪来说事了,这真的犯不着,而且他觉得可以试试,于是道:“陛下圣明。”

  李治见长孙无忌这么给面子,心里有些开心,思忖片刻,道:“不过我大唐对于律法一直都非常严谨,要慎重考虑。太尉深通律法,曾参与修订了《贞观律》和《永徽律》,此事就交由太尉去修订吧,另外,这是韩艺提出来的,韩艺你就在一旁协助太尉。”

  长孙无忌道:“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韩艺突然道:“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更比太尉好的人选!”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用一种惊讶的目光看着韩艺。

  皇帝都点名长孙无忌了,你要求换人,这真的不能用勇敢来形容韩艺了。而且你这么一说,试问这个活,谁还敢接啊。

  长孙无忌也有些不开心,虽说是自己人,但是你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挑战我的权威。

  李治也傻了,他都不敢这么说啊,哦了一声,“这世上还有比太尉更加合适的人?”

  摆明就是警告韩艺。

  韩艺一脸懵懂道:“陛下,还真有一人。”

  站在后面的李义府,对韩艺佩服的五服投地,这是在挑战长孙无忌的权威呀,只能说,你是哥哥,但我们不熟。

  李治担忧的瞥了眼长孙无忌,见他沉着脸,心里也莫名的紧张,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披头道:“不知此人是谁?”

  “长孙延。”

  韩艺说道。

  “长孙延?”

  李治一愣,不禁又看了眼长孙无忌,可见长孙无忌也是一脸茫然。问道:“此话怎讲?”

  “若论律法而言,恐怕世上都无人可与太尉相提并论。”

  韩艺赶紧说了这么一句话,避免有人心脏病爆发,随即又道:“但是太尉毕竟当了几十年的宰相,太尉更多考虑的是大局,要考虑的面面俱到。然而,微臣提出的这神圣的君子契约,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君子之约,要完全从君子的角度去考虑。微臣与长孙延在皇家训练营共事许久,对于长孙延的人品,那是打心里佩服,可谓是纯粹的君子,而且长孙延是太尉的嫡长孙,耳濡目染,深晓律法,实为立君子契约的上佳人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