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府又没能进皇城?”公孙策问道。
包拯微微点头,坐在炉子旁边低着头烤火,想着张方平的话,时而还想到这是王雱制造的蜂窝煤和炉子,如今这些东西越来越多了,所以这个冬天尤其暖些。
展昭来了。
暂时没人去管他为何忽然离开西夏跑到这开封府来。
展昭还带来了一封信,包拯看过信后面色大变,反复追问其中细节。
展昭这家伙有个特点是:大家对他的信任度永远是满值。所以这除了是大宋文官王雱的亲笔信外,大家的见证下,包拯还从展昭口里确认了许多事实。
“王雱在西夏真遇到了暗杀?”包拯铁青着脸问道。
展昭点头道:“有其事。”
“真怀疑是宋国皇城司所为?”包拯冷冷问道。
展昭严谨的道:“末将的确有这样的怀疑,但无法坐实。因为关键证人一个字没吐露。不过的确有这个逻辑存在,同时也有可能是误会。”
包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想到了王雱和曹家的矛盾,想到了王雱在西北和京城拉的仇恨,又想到了张丛训和皇后家的亲近,还想到了当时皇帝在不清醒状态下亲口说的“皇后谋逆”。
顺便,也想到了王雱和皇帝的亲近,王雱和赵宗实的亲近。
这些所有的事件的确存在误会的可能性、还不小。但事关重大,又能隐隐约约的能联系起来,那就真不能大意了。
有倒是,皇帝若维持这个不清醒、不问朝政状态,既不违法,也是对皇后家最有利的事。一旦什么时候皇帝真的大行,大宋继承人的问题就会变得很复杂。
理论上说应该是赵宗实,因为他就是名正言顺过继给皇帝的。但毕竟不是亲生,只要皇后说一句皇帝没有留话,没有亲儿子。这个概念一定,那么顺位继承人轮十五个才轮到赵宗实,那就等于是“她们”说了算了。这个她们,暂时还不好确定是谁但已经有逻辑。
思考到此,包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凝重的看向了公孙策。
这是聪明的公孙策有史以来压力最大的一次,满头大汗,持续了许久最终只能微微点头,表示支持老包放手干。
糟老头包拯便犹如唱戏似的一拍堂木道:“请出龙虎狗三口圣刀,东京留守司升帐!”
到此一来别说普通差人,就算是卢方卢总捕,也吓的有些腿软。
素来老奸巨猾安全第一的卢方、以为来开封府是美差,摊不上多少事,现在却眼冒金星了,妈的天下哪有什么没差,当差就有可能放错,而现在,奔放的包老大终于犯浑了。
东京留守司一旦升帐,基本等于反面确认皇帝无法有效指挥,已经失去了领导大宋的能力。
这事跟着老包做了,一旦做错,那几乎和谋反画等号。
但想请假想辞职不可能,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常态,乃是东京留守司升帐。就代表整个都城进入紧急状态。
大鼓敲响的时候,包拯一连串发布命令:“五鼠除白玉棠外,立即带人进驻殿前司、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代表本留守监督且督促移交军令权,但凡懈怠、不配合者立即抓捕,但凡抵抗者就地正法。公孙策,立即持本司文书赴枢密院找王安石取得授权,确认上四军军令权之移交。另,立即召见狄青、杨文广至开封府候命。”
各人领命快速离开。
包拯拿笔书写后,起身把文书递给展昭道:“白玉棠展昭听命,立即找到张丛训、并执行抓捕。”
“能否进皇城?”展昭问道。
“依大宋律留守监管皇城,现在本司正式授权你们皇城行走,另,解除皇城司对皇城的管辖权,京畿地界任何一系武装力量没有本司授权、若有异动视为叛乱!”包拯道。
……
第三百六十八章 任重道远
“相爷,出事了。”
张丛训快步进入富弼书房时紧张的道。
富弼下了一跳道:“又怎么了,难道西夏方面的行动出了问题?”
张丛训拿出一封文书呈上道:“真出问题了,您亲自授权的对辽计划失败,干扰行动的人,正式那个您所信任的王雱。”
富弼不禁大皱眉头,拿过文书看了一遍,猛的把文书拍在桌子上,气的发抖。
这封文书来自大宋自己的情报部门,说的内容,基本和西夏多吃己说王雱的差不多。
外人敌人这么说时,富弼哪怕压力大也不愿意去那样想,但是现在,自己情报口的说辞,就摆在了副宰相的桌子上。
少顷富弼问道:“这个段方,他值得信任吗?”
张丛训道:“当年相爷您主政河北,然后跨省抓捕山东禁军指挥使的情报,就是这个段方搞到的。末将只能说,段方的可信度偏高,至少末将愿意依照段方的说辞去怀疑。”
当时跨省抓人的事件至今都有非议,非议的太多,富弼自己也迷惑了起来,不确定自己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如果当年错了,而没有及时纠正,那么现在,也就存在在王雱事件上判断犯错的可能。
张丛训又道:“卑职无意冒犯,也不想颠覆大宋体制。但有一点要说明,仅从段方的呈报和分析上看,王雱在西夏的作为实在夸张,存在变节或被人利用的可能……”
富弼拍案怒斥打断道:“好大的胆子,张口就来,你这话若被文彦博听到,在他本就对你不满的情况下,你肯定摊上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