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如今的家主是宁州刺史高公纪,目前正在坐冷板凳,应该是没有什么大事的,或许是因为卖祖产没脸面,所以才不来的吧?
“能看看吗?”
“能看,能看的。”和花满楼一起的那个老头子连声应道。
这老头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气色也很不错,穿着一件有点褪色的青色绵袍,也比较体面,看来是高家的老仆,被安排在这里养老的。
“老人家贵姓。”武好古从驴子上下来,客气地问。
“免贵,姓高。”
武好古点点头,仆人跟主家姓在宋朝也是常有的。
“高老伯,可以领着我们看一看吗?”
“行啊,跟我来吧。”高老头做了个肃客的手势,然后就在前面带路,把武好古等三人领进了道观。
观内不是很干净,地上积雪很厚,显然没有人打扫。三清殿的门窗都闭着,不过窗户纸大部分都破了,不少地方油漆也剥落下来。
“破败了。”高老头苦笑着说,“多少年没有人在这里了……越来越破了。”
其实维持在开封府城外的别墅、宫观和寺庙是非常费钱的,家道中落的将门都负担不起——将门家大业大人也多,如果经营不得法,衰弱起来也很快的。
要经营将门,最好的路子是经商,如潘家将门有潘楼和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所以才能长保富庶。
而高家的产业主要是土地,收入有限,一旦在政治上失势就很难维持了。
不过高家的苦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一旦哲宗皇帝去世,向太后临朝,高家人一定会得到重用的。
穿过灵官殿,武好古随着高老头,走到一座主神殿中,发现里面空空荡荡的,没有神像,四周墙壁上也没有壁画。
根据道观的寻常布局,入门的灵官殿供奉的大多是王灵官,用来镇守山门。灵观殿后则是主神殿,各处供奉的就不一样了,就看信什么神仙了。主神殿后一般是三清殿,供奉道教体系中的最高天神——三清尊神。
“三哥,小乙。”武好古就在空空荡荡的主神殿里驻了足,对跟着他的郭京、刘无忌道,“便在这里供奉画仙人如何?”
“画仙人?”
郭京和刘无忌一愣,没听说过有这个仙人啊?
莫非是吴道子成了仙?
又或者……你武好古自己就是画仙人?
看见两个好兄弟不说话,武好古只是淡淡一笑:“便如此吧,就将这里改为画仙观吧,供奉画仙……我还要在这间大殿中画上壁画《八十七仙人图》,然后供奉上画仙的雕塑。”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画仙观(二)
白云观,也就是将来的画仙观,现在看起来有些破旧失修,但是底子还是很不错的。
房屋的用料都很结实,建造的也非常讲究,而且这座宫观的年头也不大久,只需要进行一番整修,就能让它焕然一新了。
这座宫观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却五脏俱全。不仅有灵官殿、主神殿和三清殿,还有财神殿、文昌殿、祖师殿、三官殿、药王殿、娘娘殿、救苦殿和斗姆殿等八个偏殿。
另外,还有钟楼、鼓楼、藏书楼、斋堂、客堂、单房、书房等等的附属建筑,全都修建的非常精巧别致。
“平面图……就是白云观的图样。”
“大官人所说的,老朽就不知了,兴许有,兴许丢失了,毕竟恁多年了……”
在离开白云观的时候,武好古问了一下建筑平面图的情况,而那高老头的回答也不让人意外,就是不知道。
既然不知道,武好古也就不再追问了。反正房子在这里,回头自己费些时间再画就是了。
除了建筑平面图,还要画下周遭的地形图,还要画下道观中每一座建筑的结构图和外观图——这就是建筑学的起源啊!
武好古虽然是学油画的,但是也修过一点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他前世就读的美院有建筑学院,学生可以选修跨专业的课程),所以能画一点建筑平面图和结构图,也会做点设计。
至于古建筑和工程,他虽然不懂,但是可以凭着之前修过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课程,再慢慢进行研究。
在回城的途中,武好古一路上都在琢磨着要怎么对白云观(画仙观)进行改建和装潢,不知不觉间就行到了金水河畔……
“老师!”
正骑着毛驴行进间,忽听有人叫他的名字。
顺声音看过去,却见在路旁一座茶肆里,米友仁从二楼的一个窗户探出头,正向他招手。
“咏茶?”
武好古看了眼那茶楼门口挂着的匾额上的两个大字,顿时一怔。
这是苏东坡的字啊!
他又想了想,才忆起米芾曾经做过一首《满庭芳》的词牌,词题就叫《咏茶》,而且还是和苏东坡在扬州一起品茗名茶“密云龙”时所作的。
这茶楼不会是米家的产业吧?
武好古四下一看,果然发现这里就在米芾的宅邸附近。
“小乙,这座茶肆不会是你家的产业吧?”
武好古从毛驴上下来,然后就和郭京、刘无忌道别,独自上了茶楼二楼,一边打发问,一边打量周遭环境。
茶楼面积不大,根本不能和苏大郎的茶楼相比,而且一层并不迎客,就是二楼的三四百平方米的面积在经营。不过这里的装饰却充满了文人气息,还带着几分江南风韵。茶楼的墙壁也极有特色,白色的石灰墙壁上写满了大字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