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河上架桥,造成我将向运河以西撤退的假象,以迷惑敌人。蒋介石、陈
诚错误地判断我军将固守临沂,于是制定了 “鲁南会战计划”,以欧震集团
20 个旅组成主要突击集团自陇海路北犯临沂;以李仙洲集团3 个军9个师为
辅助突击集团,由胶济路南下,乘虚袭击我后方莱芜、新泰、蒙阴地区,实
行南北夹攻。由于南线欧震集团齐头并进,使我难于分割围歼。而北线李仙
洲集团却迅速南下,其先头于2 月4 日进占莱芜。我军即以主力迅速秘密地
向莱芜行进,并对其完成战役包围。这一山敌意料的行动,使猬集莱芜的敌
军慌乱异常。李仙洲不得不决定向北突围。这正中我意,以利我在敌慌乱运
动中歼灭他。再就是,我早与归李仙洲指挥的国民党第46 军军长韩练成取得
联系,约定在李仙洲突围前,韩放弃指挥,秘密脱离部队。这样一来,就更
增加了敌军的混乱。仅 4 小时激战,就将敌大部歼灭于莱芜,俘获了李仙洲。
莱芜战役,就诡道运用而言,是隐真、示假、乱敌的综合运用。
不论隐真、示假还是乱敌,殊途同归。手段虽有不同,目的只是一个:
诱敌就范,使敌中计,为我所制。
我诈敌,敌也诈我。因此,兵家认为,不但要会用诡道制敌,还应该学
会识 “诡”,识别、辨认敌人的诡诈术。这样才不会被诈,或者可以以诈制
诈,将计就计,使诡道向更灵活、更深入一步推进。
要能识脆,最重要的是搞好调查研究,特别要学会观察、洞察敌方的反
常现象,于细微处窥见蛛丝马迹。人们常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再
诡密的行为也会留有痕迹,只要有心,诡诈还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最后再简单谈谈当前及今后诡道的研究和运用。诡道是发展的,诡道在
不同时代随着武器装备、战争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兵器落后的时代,示形、
隐蔽都很简单,树旗扬尘就可以冒充兵员众多或佯为攻防,头上插柳就可以
骗过敌人的视线。现代化战争就大不一样了。随着雷达、红外线、传感器、
人造卫星等侦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伪装也相应发展变化。人们开始在制作
逼真的假目标上做文章,以遮掩新式侦察器具的耳目。当年诸葛亮 “草船借
箭”的草人被假车、假炮、假坦克、假导弹甚至假城镇所代替。苏联就用铁
皮、布、纸等材料制造假飞机和假建筑物,设置假机构,曾使美国的侦察卫
星长期不能分辨真伪。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在苏伊士运河西岸设置了假
的地对空导弹阵地。美国SR—71 高空侦察机以及专门为这次成争发射的两颗
侦察卫星都未能识别出来。此外,人们还研究出对付雷达侦察的假目标,对
① 《十一家注孙子·计篇》。
付红外侦察的假目标,以及其他对人、武器装备的各种新式伪装。
总而言之,当今战争中的诡道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对付新武器装备上,
对付高技术侦察上。于是出现了电子对抗、隐形技术,把诡道推到一个新阶
段。目前,各国都在研究新的诡道之法,例如美国就在从事一系列作战假目
标的研制,用以反侦察和实施战术欺骗。他们研究的各种诡道术中的一种—
—三色伪装系统,能从心理上破坏目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诡道达到了相当
高的水平。
第二十二章 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是军事谋略的重要原则之一。 “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
①
意也。” 奇正,是一对重要的谋略范畴。论奇正,首推 《孙子》,历代兵家
对此有很多解释。一般指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在兵力部署上,守备、箝制
的部队为正兵,机动、突击的部队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攻和明攻为
正兵,迂回、侧击、偷袭为奇兵;在作战方法上,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兵,
采用特殊战法为奇兵。所谓 “善出奇者”,实质上就是说善于灵活用谋,按
照奇正转化的法财 (规律)去打仗。《孙子》说的“勿击堂堂之阵”,也是
这个意思。智谋高低之分,巧妙、笨拙之别,往往体现在奇正之变中。 “凡
②
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
之法,使用十分广泛,战役战术可用,战略也可用。战争的突然性,其实就
是出奇制胜的现代说法。
一、行兵之要,不外奇正
(一)奇正相生
奇和正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规律)在作战中的表现形式,
其内容是敌对双方的矛盾对抗运动。
奇与正二者是互相对立,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 《唐
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李靖说: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
正亦胜,奇亦胜”, “非变而能通,安能至是战?”就是说,凡是善用兵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