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事谋略学_张震【完结】(17)

  大的物质力量。军事谋略也是如此。凡属正确的军事谋略,都是反映战争客

  观实际的。这种客观实际经过指挥员合乎逻辑的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

  程,转化成谋略思想。军事谋略一经产生,必然要付诸战争的实践。所以,

  军事谋略本身又有实践的品格。谋略是战争指导艺术,一旦忖诸实践,也就

  由主观的东西变成了客观的东西,由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正确的

  重大谋略决策,有时可起改变敌我力量的杠杆作用)。任何事物的转化,都

  必须经过中介而实现其转化。军事谋略也不例外。那么军事谋略转化为物质

  力量的中介手段是什么呢?俯察古今中外用谋之道,是否可列举如下几种:

  (1)伐交。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代兵,其下攻城。”“伐交”

  ①是指经过外交途径,分化瓦解敌人的盟国,迫敌陷于孤立境地,以利于自己

  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权,改变被动的战略态势。(2)示形 (设诈)。即采取种种

  虚假手段欺骗迷惑对方,真真假假,隐真示假,迫敌陷于被动。(3)造势。即

  创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 “势”是“形”的运用,也是物质的运动。

  “形”是运动的物质,也是军事实力的有效运用。指挥员通过战略造势,战

  术造势,技术造势,精神造势等,来改变敌我优劣的态势。(4)用术。术不过

  “奇”、“正”。“正”是指用兵的常法,“奇”是指用兵的变法。(5)应变。

  用谋定计,贵在变通。善于应变者往往创造以弱胜强,以奇制胜的壮举。当

  然,军事谋略的转化还会有其它一些中介,就其共性而言仅列这五项。军事

  谋略正是通过这些中介,而发挥着改变敌我力量的作用。一个足智多谋的指

  挥员,只要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善于施计用谋,就能从被动中争取主动,以

  ①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岳飞传》。

  ① 《孙子·谋攻篇》。

  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指挥员固然不能超越客观可能的范围去夺取

  ①

  战争的胜利。但谋略水平的高低,结果大不一样。 “以计代战一当万”,

  无计可施万当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谋略是力量的 “倍增器”。苏军某高级

  将领认为: “在高度机动的战争中,在双方都使用高精度纵深突击兵器的情

  况下,军事计谋作为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的主要途径之一,谋略在战争

  胜负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

  二、军事谋略与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不同国家对它规定着不同的内涵。一般地讲,国家安全

  战略是在多种情况下综合运用国家各种力量,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科技等力量,来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艺术和科学。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军事

  谋略占有重要地位。美国有位学者说:国家安全战略就是通过威胁、武力、

  间接压力、外交、诡计以及其它可以想到的手段,对敌方实施所需要的各种

  程度各种样式的控制,以实现国家安全的利益和目标。十分明显,这位美国

  学者所说的国家安全战略实际上就是最高层次的施谋定策。离开了谋略,无

  所谓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要求领导者必须为国家和民族

  的安全利益而深谋、远谋。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种谋划

  的过程。

  两国相争,国大力强者不一定胜,国小力弱者不一定败。商朝在我国历

  史上为大邦,经济和军事实力雄厚。商末,暴君商纣王执政,政治腐败,滥

  施酷刑;在经济上实行 “厚赋税”的政策,掠夺民财;对异族自恃强大,只

  知用兵,尤其在连年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国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痛苦,

  丧尽民心,结果灭亡于周。而周原是商的一个属国,国小力弱,为了改变自

  己的生存条件,周文王在谋臣吕尚的输佐下,悉心研究了国家盛衰、安危的

  原因之后,制定了一系列计策,对内 “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对外“扩大

  影响,争取与国”, “翦商羽翼,进逼朝歌(即商朝首都)”,“恭顺事商,

  麻痹纣王”,并且适时 “用间”。后来证明这些计策是对头的,顺应了民心,

  分化瓦解了敌人。 “周”虽小,但能灭大“商”,与谋臣吕尚善于运用谋略

  有关。因此, 《史记·齐太公世家》上说: “周西伯昌之脱美里,与吕尚阴

  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权兵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大公为

  本谋。”

  有一种观点认为,军事实力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武器装备越好越安全”。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观点无疑是有道理的,但又是不够全面的。实践一再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