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相当不
确实的。这就要求军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事物和人
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得到”。
现代战争条件下,情报工作的新特点之一是情报量的 “爆炸式”增长。
即使规模不大的局部战争,都不仅涉及到国家的军事情况,而且涉及国家的
经济、政治、外交等情况,不仅涉及以往战争中常见的敌情、我情、地形、
气候等情况,还涉及双方拥有的大规模杀伤兵器的数量、部署,有关辐射、
化学、细菌以及无线电技术的设备等情况。就是说,现代军事谋略所需要的
相关情报内容极其广泛,数量极其庞大。据有关资料介绍,要挫败对方一次
大规模的核袭击,指挥控制系统每秒钟就得处理500亿个指令。不仅战略行
动所需要情报量如此大得惊人,战役、战斗行动所需要的情报也与日俱增。
苏军现在一个师搜集情报的地区比以往增大了2.3倍,情报量比第二次世界
大战增加了2倍多。如此大量的情报,达到全面掌握,并去粗取精,筛选出
有用的相关性情报,无疑是要求很高的。
2、准确性。军事情报必须真实,符合客观实际。但敌对双方为了掩盖各
自的意图,都在互相欺诈、伪装,制造假情报。所以, “失之毫厘,差之千
里”,建立在错误情报上的决策,后果不堪设想。
现代战争条件下,敌方会利用各种新技术,施展障眼法。许多武器装备
正在向隐形化方向发展,不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不易被发现。而且情报
输送渠道的保密技术水平提高了,造成了截获难、破译难的状况。因此,要
准确地获取情报,更加需要提高斗智水平。
3、完备性。现代战争条件下,情报尤须系统、全面、不断充实。不完备、
不确定的情报越多越大,谋略越无把握,所担风险越多。但情报的完备性是
相对的,绝不可能获得十分完备的情报。由于环境的变化、事态的发展,原
先许多供选择的方案失效了。当你在获得完备情报之时,正是敌人采取其它
行动之日,很有可能最早收到的情报其生命已殆尽。所以谋略者应重视完备
性和时效性的辩证统一。而处理好完备性与时效性这对矛盾,则是谋略艺术
的重要表现。
4、及时性。后于谋略的情报对决策没有价值,但是先于决策的情报著不
能为谋略者所运用,同样埋没了情报的使用价值。现代战争中,战况瞬息瓦
变,情报的侦获和传递,以至定下谋略和执行谋略,都是在高速度情况下进
行的。只有反映特别灵敏和迅速,才能不失时机地决策和运用。
1943年 4 月 17 日,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收到一份电报,内容是日本的
山本司令乘飞机到前线视察的详细日程。这是一份纯属日常事务的电报,并
未马上引起海军部长的重视。他照例到总统那里聚餐去了。在餐桌上,诺克
斯顺便提到了则才那份山本司令行动计划的电报。罗斯福突然闪出一个念
头:击落山本座机,以报珍珠港之仇。诺克斯部长立即按照总统指示,向珍
珠港的尼米兹司令下达了 “干掉山本”的命令。负责执行此项任务的空军部
队指挥官米彻尔少将很快收到了作战命令:P—38 机队要尽一切办法击毙山
本司令及参谋人员!山本司令以遵守时间闻名。总统重视这次战斗。结果速
报华盛顿!这样,当山本司令的座机在 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下飞临布于维尔
岛机场上空时,早就等候在那里的P—38机群蜂涌而上,一举将其击落。时
为 1943年4 月18 日。
现代战争条件下,情报工作的新特点之一是情报的流速快、变化大。这
既是由现代武器装备具有的机动力强、射程远、速度快、命中率高、威力大
等特点决定的,也是现代情报手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军使用视距无线电、
对流层散射、高频无线电、卫星和电缆等多种通信设备,能将情报快速传输 给在近80 个国家 100多个地区的3000 多个指挥所。苏军使用各种通信手段,
总部经军区、舰队将情报通报给陆军师和在远洋航行的军舰仅需要 2—5 分
钟。在不断变化和稍纵即逝的情报流中,及时捕捉情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又要为实现这一要求而作出艰巨的努力。
5、保密性。前面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乘
飞机到前纷视察的情报,来源于破译日军的电报密码。但当时美军破译日军
密码的技术属国家绝密,一旦泄露,引起日方警觉,对美方以后的战局发展
会带来不利。因此,美军参战飞行员奉命严格保密,并采取伪装措施。战后
连续几天,战斗机群无目的地向布于维尔岛周围出动。这样做是为了让日军
相信,击落山本座机不是由于破译密码后进行的有计划的战斗,而完全是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