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谋略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筹划和指导战争的艺术,是巧妙运用战争规律以智
驭敌的斗争方略,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军事谋略以
斗智为基本内容,以最小代价夺取最大胜利为基本目的。
军事谋略是一个多种类、多层次、内涵特别丰富的概从军事谋略的形成
来说,它是一个决策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运筹谋划的阶段,即谋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决策阶段,即略的阶段。所谓略,
就是经过谋划而产生的奇计良策的概称。
从军事谋略的指导作用来说,它是精神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
环节。它反映一般的战争指导规律和军事原则。因此,它有普遍的适用性。
从军事谋略的本质来说,它是战争领域中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挥
员在一定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作用于物质力量的具体
表现,是指挥员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通过斗智所
产生的制敌妙策。
谋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几千年来战争实践
经验的总结。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谋略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军事谋略的研究,旨在探索最一般的战争指导规律,寻求巧妙用兵,克
①
敌制胜的最佳方略。孙子说: “巧能成事”。谋略者,智斗也。
我们认为,谋略无疑包含策略,但光从策略 (或战术)的意义上理解谋
略就很不够了。辞海把谋略解释为计谋策略,似乎值得推敲。
孙子第一篇就是计篇,开宗明义提出: “兵者,国之大事”,接着就讲
“五事”“七计”,指出要从五个方面来衡量、对比、研究,以探索双方胜
负的可能性。不能说,这里没有战略问题而仅限于策略的意义。
从军事谋略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 《孙子·九地篇》。
战略谋略。这属于全局性的谋略,一般是指关系国家和军队的根本利益
的重大谋略决策,是国家元首、高级统帅和涉及战争全局的指挥员要把握的
一种谋略类型。毛泽东同志的许多军事著作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战役谋略。它受制于全国、全军的全局性谋略,是指战役指挥方面及时
正确地定下决心和巧妙地完成上级指定任务的谋略。要学习这方面的谋略,
最近出版的粟裕同志的战争回忆录很值得一读。
战术谋略。它是指战术指挥方面善于组织战斗、克敌制胜的创造性谋划。
当然,军事谋略除了按范围分类之外也可以按其性质、内容、形式等方
面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就更为复杂一些。这里就从略了。
军事谋略有如下特点:
第一,军事谋略的对抗性。战争是两个敌对国家、民族、阶级和武装集
团之间的暴力对抗行动。而军事谋略就是这种对抗活动中的智力角逐。在敌
我双方你死我活的对抗中,敌人总是挖空心思地算计我,我也在审时度势地
算计敌,你有来谋,我有去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军事谋略的对抗性特
别激烈,特别复杂,而又特别隐蔽。因而,对指挥员特别是高级指挥员的机
智灵敏的反应能力要求也特别高。
第二,军事谋略的诡诈性。自 《孙子》开始,我国兵家常讲“兵以诈立”、
“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
中专辟一章大论军事谋略的 “诡诈”问题。英国《牛津英语字典》在解释军
事计谋时这样写道:“军事领导者的行动或行为,通常是一项计谋或诡计,……
不加约束地用于杀人或暴力行为的狡诈。” 《孙子》所说的“攻其无备,出
①
其不意” 。已成为古今中外将领以谋制胜的信条与格言。诡诈谋略适用于战
略、战役和战斗,刘伯承着重指出: “知兵势,解奇正,讲的是一般制胜条
件,而要正确选择作战目标、作战方向和指导部队作战行动,还必须切实把
握虚实这个关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变化无穷,为将者的计
②
谋盖出于此”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将帅要善于以各种手段隐匿
自己的意图,迷惑引诱敌人,给对方造成错觉和不意,为歼灭敌人创造条件,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计谋和谋咯。”③
第三,军事谋略的机密性。军事谋略是军事机密中最核心的机密。谋略
是破敌良策,一旦走露风声,就会有招致失败的危险。因此,自古以来都极
为重视军事谋略的保密。
《孙子》指出,保密工作要做到使敌方“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三略》中说:“将谋欲密。士众欲一,……将谋密,则好心闭。”是说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