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事谋略学_张震【完结】(56)

  挥员必须在计划性允许的范围之内,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灵活用谋。如

  果原计划全部或部分的已不适应战场变化了的情况,这就要视情况灵活处

  置。但这种灵活性必须自觉的服从全局的利益。施计用谋的灵活性和计划性

  都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三、军事谋略规律与兵民为本

  兵民为本是唯物史观和战争的正义性在斗智问题上的集中表现。

  古往今来的军事家。在赛谋斗智的过程中都发现人民群众是不可缺少的

  因素。 《管子》认为,“凡兵之胜也,必待民之用也。”《淮南子》中写道: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众之所助,虽弱必强;

  众之所去,虽大必亡。”剥削阶级的军事家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民众

  的因素不可忽视,但唯心史观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民群众在

  战争中的作用,非正义战争决定了他们脱离群众。因而,他们的计谋再高明,

  也终因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宣告破产。

  马克思主义者对民众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认识,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的,认为人民群众是战争的主体和根本力量;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

  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正义的战争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群众把参加战争看作是解放自己的神圣

  事业。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正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这也是毛泽东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中以谋制胜,创造奇迹的根本所在。

  从实践上讲,兵民为斗智之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陷敌于灭顶之

  灾。 “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反映了军民结合智斗日寇的

  动人景象。尽管日本帝国主义武器精良,狐狸一般狡猾,但在足智多谋的中

  国人民面前,变成了丧家之犬,处处被动挨打。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斗智的主体性,军事谋略就能发挥巨大作

  用。毛泽东说: “发动所有一切反对敌人的老百姓,一律武装起来,对敌人

  进行广泛的袭击,同时即用以封锁消息,掩护我军,使敌人无从知道我军将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去攻击他,造成他的错觉和不意的客观基础,是非常之

  ①

  重要的。”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进行的第三次反 “围剿”就是紧

  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不确实性留给敌人,使敌人在苏区乱碰乱担20 多天找不

  到红军主力。后来当敌人兵分三路,形成月牙形包围圈,向红军主力集结地

  高兴圩一带逼近时,在群众的掩护下,红军主力在两股敌人20 里的间隙中巧

  妙地跳出了敌人的重围。在敌人尚未明白之时,红军在莲塘、良村、黄陂三

  战三捷,忽然东去。当敌人发觉之后,以密集兵力对红军实施大包围时,红

  军针对敌人害怕我主力北出临川的心理,使出一计:以一部兵力向安乐方向

  佯动,将敌主力向东北方向牵引。蒋介石果然中计,而红军主力在群众的掩

  护下,乘机再次钻 “牛角尖”,从两路敌军相距十余里的大山之间,巧越过

  去,又回到了兴国地区。后来蒋介石再次西进寻找我红军主力决战,红军则

  利用良好的群众条件,调动和疲惫敌人,又向西转移到以均村、菜园岗为中

  ①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59—460 页。

  心的山区,以逸待劳。这时敌人为寻找红军主力已在崇山峻岭中来回奔跑了

  两个月,拖得人困马乏,不得不结束 “围剿”。我军乘敌仓促退却之机,实

  施追击,取得了黄土坳、方石岭战斗的胜利。上述谋略的成功,均是建立在

  人民战争这个优势之上的。这个优势,是革命战争所独有的,反革命的战争

  想要也办不到。毛泽东曾说,蒋介石曾多次集训他的将校,将我们的军事书

  籍和从战争中获得的文件发给他们研究,企图寻找对付我们的办法。但是这

  些努力,都不能挽救蒋介石军队的失败。

  四、军事谋略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军事谋略范畴,是

  对斗智规律的本质及其不同侧面的概括和反映。军事谋略学除了 “保存自己

  消灭敌人”这一根本范畴之外,还有其它一系列范畴,常见的有: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知彼知己,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利与害;上策与下策,伐

  谋与伐兵,心战与兵战;先发制人,后发制人;全局与局部,战略与战术;

  进攻与防御,内线与外线,持久与速决;虚与实,奇与正;众与寡,分与合,

  集中与分散;进与退,走与打、劳与逸等等。它们作为斗智规律的补充,各

  自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敌我双方斗智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这些军事谋略范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