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事谋略学_张震【完结】(71)

  的话说,就造成 ‘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

  ①

  区别”。 这里所说的 “本质的区别”是指整体效应产生的“质的飞跃”,已

  不是原来的各个成分的简单相加。可见系统论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

  有了。

  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说:“拿破仑描写过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

  骑兵和当时无疑地最善于单个格斗但没有纪律的骑兵——马木留克兵之间的

  战斗,他写道: ‘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

  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

  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乒。’”②

  单个较量,马木国克兵胜过法国兵,可是马木留克兵人数越增加,战斗

  力反而降低了。这是为什么?以战斗力诸因素来说,可作多种解释:第一、

  法国兵协同配合的战术意识强于马木留克兵。法国兵有效地发挥了整体优

  势,因而产生了高效的作战能力。

  法国兵协同配合的战术意识哪里来的?这同人员的素质有关。而人员的

  素质通过军事训练得到了加强,训练不训练大不一样。

  第二、同体制编制有关。拿破仑对此有很大的改革。

  第三、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的武器装备有关。马木留克兵来自埃及的

  游牧民族,用的是冷兵器 (原始武器),尽管马上的功夫好,精通刀法,但

  敌不过有步枪和炮队装备的拿破仑的远征军。本来马木留克兵 (骑兵)善于

  在沙漠里作战,可以纵横驰骋,发挥其优势,但对有炮队掩护的步兵就相形

  见细了。

  第四、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作战指挥的因素等。所以,战斗力是诸因

  素相互联系的 “合力”。

  仅就体制编制这一点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体制编制也是一门学问,叫

  军制学。组合得好,易形成战斗力,组合得不好,反而搞内耗。人多不等于

  战斗力强,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可能大于二,也可能小于二。组合得好,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反之,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臭皮匠。

  能人太多,不合理搭配,反而成了坏事。 “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

  槽上,不能拴俩叫驴”,其中就有这个道理。

  凡事要讲科学,体制编制还得调整,关系还需要理顺。由于系统运筹未

  搞好,有的部队建制建了又拆,拆了又建,一建一拆,浪费多少?这种教训

  不能再重复了。

  既然战斗力是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的 “合力”,那末

  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首先要求党委一班人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

  使。而军政一把手要善于综合协调,发挥整体功能。

  “管理松懈,纪律松弛,作风松散”的“三松”现象,损伤部队肌体,

  削弱部队战斗力。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综合治理。治心为上,治官为本。

  所谓治心为上,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提高部队的政治质量放在首位。

  所谓治官为本,关键在领导。要兵不散,首先官不散。兵散散一个,官散散

  ① 见 《资本论》第一卷第11 章。

  ② 《反杜林沦》十二、辩证法。量和质。

  一片。干部事业心强,表率作用好,部队作风就过硬。思想政治工作先行,

  军事训练是中心,后勤工作搞好物质保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司、政、后

  各尽职能,齐抓共管,发挥系统工程的整体效应。这样, “三松”问题就迎

  刃而解,部队建设会有新的飞跃。

  第十五章 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立足全局,审时度势是军事谋略的重要原则之一。没有全局在胸,就不

  可能投下一着计远而谋深的好棋子。战略头脑出高谋。军事谋略服从和服务

  于党的路线方针和统帅部的战略意图。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战略(全

  局)上藐视敌人,战术 (局部)上重视敌人。认真体会“三大通则”中的斗

  ①

  智辩证法: “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

  一、谋全局

  所谓高谋、深谋、远谋,必须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②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毛泽

  东说: “战争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

  关照得不好。” “谋万世”、“谋全局”,“主要”和“首先”,就是指全

  局对于谋略本身具有的重要性。所谓全局观念,就是战略意识。

  历史实践证明:胸中无全局者出不了高谋。作为全局的指挥员及高级参

  谋,都必须具有战略头脑,在全方位观察、审时度势的能力上,在总体谋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