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统运筹的思想,首先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价级革命家的宝
贵遗产。
当然,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囿于以往的认识已不够了。自从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产生系统论的理论以后,在研究军事谋略、制定军事决策时,愈来
愈重视系统运筹的现代科学方法了。
在军事谋略运筹中,大系统论方法是现代谋略家不可离开的工具。这种
与现代军事科学技术所匹配的系统理论,对于现代军事谋略家来讲,是一门
不可缺少的运筹控制艺术,是信息综合、分析、优化、决策组织的 “现代科
学智囊”。通过它,能求得大型军事谋略系统的最优设计、最优组织和最优
实施。其严密的科学论证,可对谋略实施进程中,部队组合、武器配系、装
备弹药基数,以及实战结果,作出预定和测算。特别是大系统论运用于宏观
决策时,能帮助谋略家制定最佳战略决策、最佳战役行动方案。例如,美国
的“战略预警系统”就是以大系统论作指导的。现代战争是全方他的立体战,
高级指挥员只有把各种力量紧密地合成起来,科学地组成可靠的、有效的作
① 《管子·七法》。
② 《管子·霸言》。
战系统,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否则,就形不成整体优势,使自身陷入被动境地。英阿马岛之战,英方
以大系统论为指导,总体设计,综合用谋,兵民齐动,陆海空协同,虽长途
进击,却能获胜;阿方将领则重于单向用谋,三军各自为政,各行其战,火
力、信息、控制、指挥失调,结果,尽管战争的正义性在阿方,官兵们打得
也很英勇,仍难免于失败。现代战争越来越复杂,武器系统在向高、精、尖
突进;军事学术在向深、新、奇发展。军事斗争日趋大系统化的时代,军事
家要在广袤的军事舞台上争取主动,得心应手地指挥多兵种的合成作战,需
要具备高瞻远瞩、统率全盘的大系统谋略艺术和控制艺术。
二、坚持战斗力标准
坚持战斗力标准,搞好总体设计,谋出整体威力。这是高级指挥员和参
谋人员所需着力关注的。系统运筹与短期行为是相对立的。目光短浅不能深
谋远虑,谋小不谋大,谋近不谋远,急功近利,拼消耗,拼设备,因小失大,
没有通盘打算,不经科学论证,轻率决策,朝令夕改,草草收兵,拆东墙、
补西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反复折腾、劳师伤民;内耗严重,松散懈劲。
如此等等,均与缺乏系统工程思想有关。
以一个军事领导班子来说,坚持战斗力标准,发挥整体效应,就是一门
系统工程的学问。
什么叫战斗力?我们认为,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大小,是由人员素质、
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后勤保障、决策指挥、战略战术、天时地利等多种因
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甩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的 “合力”所决定的。
所谓 “合力”是指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这就是系统论的道理。“合力”
中人员素质是主要的。人员素质中军、政素质很重要,但又下限于军、政,
应包括军事、政治、文化素所以及技熊、体质,即德、智、体、技能等。人
员索质中尤其是领导素质更重妥,因为兵是官带出来的,强将手下无弱兵。
关于决策指挥、战略战术主要也是对军事领导而言的。
战斗力因素中的武器装备、后勤保障,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多说。天时、
地利因素是指对战斗力的某种客观制约。
为什么体制编制也列为战斗力的因素呢?这又涉及系统论的原理了。在
一个系统里,各个分子之间的结构合理,以至达到最佳程空的组合,那未这
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能最有效地发挥出来。
体制编制实际上是军事力量的排列组合。原子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形
成不同的物质。军事力量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战斗力。而军事
谋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力量的排列组合上作文章。
在冷兵器时代,方阵的排列组合是关键性问题。现代战争中,各军兵种
及武器装备的排列组合尤为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把坦克集中起来,
组成坦克师,对闪击战起了重大作用;英法集团把坦克分散编在步兵师中,
大大降低了坦克的威力。不同的编制体制产生了不同的战斗力。
当前,改善军事力量的结构,已成为各国在和平时期着力谋划的内容。
一方面,军事技术的进步要求军事力量的组合方式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核
大战、全面战争、有限战争对军事力量的功能有不同的要求;而结构决定功
能。因此,如何使军队的体制编制适应现代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多种战争样式
的需要,就成为军事谋略的重要任务。
恩格斯指出: “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