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有很大发展。七雄比高低,不仅需要斗力,而且需要斗智,由于分别采
取了一些正确政策,出现了我国古代 “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
例如,有勇于变法的李悝、申不害、商鞅等法家;张仪、苏秦、公孙衍等善
于出谋划策的纵横家;孙武、吴起、孙膑等善于施计用谋的军事家。当时不
论国君还是大臣,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特别注重用谋,是我国古代军事
谋略理论发展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
二、 《孙子》——世界第一部军事谋略学的诞生
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孙武、吴起等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对千百年积累
下来的战争经验、军事原则、军事知识等开始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约在春
秋末年、战国之初,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谋略学 《孙子》诞生了。之后《司马
法》、 《吴子》等兵书相继问世。这个时期,军事谋略之花争芳斗艳,军事
谋略理论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
那么,把 《孙子》作为世界第一部军事谋略学道理何在呢?
其一, 《孙子》揭示了军事谋略的一般规律,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全书十三篇,篇篇都贯穿着斗智这一主旋律,有深逢的哲理。从 “计篇”开
始,到 “用间”篇结束,构成了一个军事谋略学的理论体系。第一篇 《计篇》,主要阐述了谋划战争的重要性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提出了 “攻其无
备,出其不意”的著名谋略思想;第二篇 《作战篇》,主要从战争对人力、
物力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谋略思想,第三篇《谋攻篇》,
主要阐述了谋划进攻作战问题,提出了以谋制胜的谋略思想,揭示了 “知彼
知己,百战不殆”的谋略规律;第四篇 《形篇》,主要阐述了如何谋划达到
“自保而全胜”的目的,第五篇《势篇》,主要阐述了在一定的军事实力的
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赛谋斗智,出奇制胜的谋略思想;
第六篇 《虚实篇》,主要阐述了将帅在作战指导上如何“避实击虚”、“因
敌制胜”的谋略思想;第七篇 《军争篇》,主要阐述了如何先敌制胜,取得
主动的问题,提出了 “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和“避其锐
气,击其情归”等重要的谋略思想;第八篇 《九变篇》,主要阐述了依据战
争实际灵活用谋的思想;第九篇 《行军篇》,主要阐述了在行军中如何“处
军相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谋略思想;第十篇 《地形篇》,主要阐述了因
地用谋的谋略思想;第十一篇 《九地篇》,主要阐述了在各种地区如何用谋
的思想;第十二篇 《火攻篇》,论述了火攻的种类、条件、方法,提出了“主
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的谋略思想;第十三篇 《用间篇》,
主要阐述了用间的作用、途径及原则,说明用间是军事谋略的重要手段。这
样系统、完整、深刻地闸发军事谋略的论著,至今仍属罕见。
其二, 《孙子》提出了二系列军事谋略的范畴和谋略原则。范畴和原则
是构建一门学科大厦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周此,每门学科都有反映本门学
科的基本范畴和原则,否则,这门学科就不可能成立。 《孙子》中的军事谋
略范畴,如 “道”、“伐谋”、“伐交”、“庙算”、“正合”、“奇正”、
“虚实”、 “势”、“形”等等,谋略原则如“自保而全胜”、“诡诈”、
“用间”、“知彼知己”、“因敌制胜”等等。这些军事谋略的范畴和原则
虽产生于几千年之前,仍历久犹新,名垂万世而不衰。
其三, 《孙子》有反映军事谋略学综合知识的特点。据有关专家研究,
《孙子》中包含着15个学科门类的知识。如:哲学、政治、经济、外交、数
学、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法学、物理、气象、地理、思维科学、决策
学、运筹学、军事学等等。 《孙子》正因为有综合知识的特点,井闪耀着朴
素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所以,言简意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当然,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认识上的原因, 《孙子》作为我国第一本军
事谋略学,对有些问题的论述,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是需要我
们在学习时自己来鉴别而下能苛求于古人的。
三、5—16 世纪——军事谋略理论发展缓慢时期
自 《孙子》问世,到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产生以前,军事谋
略虽有某些方面的发展,但无质的突破,可称之为军事谋略理论史上的发展
缓慢时期。
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改变,专门指挥作战的将帅、军师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