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指导_[英]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完结】(97)

  这种无偿的精神输血,加上艾森豪威尔所采取的宽正面防线战略,使从雷米根到科尔马之间的三百五十英里的正面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激烈苦战。12月中旬,希特勒突然地在阿登地区进行反攻,清楚地暴露了艾森豪威尔指挥才能的贫乏。反攻虽然失败了,但它却使联军损失了七万七千人,而且威信也受到了打击。然而,斯大林却乘此抓住了一个机会。当美英两国正在陷入困境时,他同意召开另一次三巨头会议。罗斯福再度当选总统后,曾多次提出召开这种会议。但斯大林一直未予同意。当时,因为希特勒已把他的整个战略预备队,都用到阿登地区的攻势中去了。斯大林决定,在1月中旬发动俄国的冬季战役。他希望在三巨头会晤之前,俄国能占领波兰的全部领土。那样,他就处于一种有利的地位,从而展现在他的盟友面前的则是一种既成事实的局面。事实正是这样的。等到1945年2月4日三巨头在克里木的雅尔塔集会时,俄国的元帅已把他们的部队带到了奥得河旁。

  总统离开美国前往克里木时,他是怀着高度希望的,可却没有什么准备 [ 作者注:詹姆斯·伯恩斯:《坦率直言》(英文版),第29页。 ] ,因为战争正在接近尾声,现在,正是他需要设法获得与斯大林在联合国组织中诚意合作的时机了。看起来,这似乎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看不出在苏美两国之间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他认为,邱吉尔是一个纯血种的帝国主义者,而斯大林却不是那种人。同时,为了清算不列颠、法兰西与荷兰的亚洲帝国的势力,他需要斯大林的支持;为了结束日本人的问题,也需要斯大林的援助。因为,他的参谋官员曾经警告说,如果没有俄国人的援助,美国要想征服日本,就需要付出“一百多万人的生命作代价。” [ 作者注:《在和平与战争中服役》,第365页。 ] 所以,还在会议召开之前,罗斯福就下定决心,允许斯大林在欧洲有放手处理的权力,以此作为他获得俄国支持的交换条件。

  由于斯大林的现实主义与罗斯报的理想主义汇合在一起,雅尔塔会议终于成了一个超级的“慕尼黑”。当时,罗斯福受到了哈里·霍普金斯和其他一些人的影响,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而在这些人中,就有国务院的阿尔格·希斯,他是一名苏联的间谍。

  在雅尔塔会议上,他们一致同意把德国分成几个区,每个区都由一支同盟国的军队占领,强制执行无条件投降,强迫德国人为同盟国工作,而且,德国还要付出二百亿美元的赔款,其中一半给予俄国。

  当斯大林同意参加在四月间举行的联合国大会时,波兰则被投入了虎口。然而,英国之所以不惜一战,却恰恰是为了保证波兰的完整。它的东界确定在“奎松线”上,它的西界则暂时决定扩展到奥得河与尼斯河之线。由苏联操纵的卢布林委员会,则于1944年12月31日,自动宣布改组,变为“波兰解放临时民主政府”。为了敷衍西方舆论,在以后再进行选举的前提条件下,曾经允许流亡政府中的少数分子参加临时政府。所谓自由选举,不允许中立的观察员进行监视,因为在波兰人看来,那等于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

  接着,在一次邱吉尔没有参加的秘密会议上,斯大林同意援助美国对付日本。交换条件是罗斯福同意承认外蒙古的现状,恢复1904年到1905年苏联所丧失的土地,即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同时还同意苏联与中国共同管理中东和南满铁路。而这些领土大部分是属于中国的。由此看来,罗斯福差不多是把帝国主义和“大西洋宪章”都完全忘记了。

  在这次会议期间,联军在艾森豪威尔的统率下进攻到莱茵河地区,但是,直到3月23日,由乔治·S·巴顿将军领导的美军第3集团军,才在阿本汉渡过了莱茵河,第二天,英军第2集团军和美军第9集团军也在蒙哥马利元帅的指摔下从威尔渡过了莱茵河。

  4月3日,当莫德尔元帅和他的三十二万五千名官兵在鲁尔投降后,通往柏林的道路便畅通无阻了。虽然朱可夫和科涅夫元帅仍停滞在奥得河与尼斯河上,但维也纳已经落入到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手中。对艾森豪威尔来说,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俄国人已经破坏了、或者说已无视当时正经受考验的雅尔塔协定的每一个重要条款。如果柏林和布拉格都在英美军队手中,那么,美国和其国就能处在一种较有利的地位,从而迫使俄国人遵守这个协定。邱吉尔说:“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事情加以纠正,世界很快就能看出,我和罗斯福先生在克里木协定上签字之后,协定便变成了一个欺诈的计划书 [ 作者注:参见《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卷第370页。 ] 。

  艾森豪威尔完全不懂得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因此,他的想法也完全是相反的。他在一个报告中写道:“当敌人处在最后崩溃的边缘时,军事因素在我眼中比政治上的考虑包括由哪一个同盟国占领首都更重要。我们部队的任务必须是粉碎德国的军队,而不是分散我们的兵力去占领被洗劫一空的城市。” [ 作者注:1944年6月6日到1945年5月8日,联合参谋部最高司令关于欧洲联盟远征军作战的报告,(1946年版),第131页。 ] 结果,4月14日,在罗斯福总统逝世的两天之后,新的继任者,哈里·S·杜鲁门先生便命令艾森豪威尔把他的部队停留在易北河畔,把柏林和布拉格放弃给了俄国。5月2日,俄军占领了柏林;到5月8日的午夜全面停战之后,才占领了布拉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