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革命特别是不要社会主义革命的。”
庐山会议散了,接着的事情是北京开军委扩大会议深人批判彭德怀和黄
克诚;外交部揭批张闻天反党集团;湖南省委揭批周小舟反党集团。我虽
然只够资格当一名追随者,水电部还是先后花了几个月时间,揭批了“李
锐反党集团”,直到1960年2 月才最后结束。随着我下放北大荒劳动锻炼,
走上此生中最艰难的20 年历程。
我的关于庐山会议的回忆,也就到此为止。我个人以后的事情,有无必
要再来回忆,很难说定,因为那只不过关系到个人的沉浮,而庐山会议则
关系党和国家的沉浮。我写出这篇实录,完全是为了让后人知道有这一段
史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结束语——庐山会议的教训
如前所述,在庐山召开的历时46 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
在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
错误的决议》和《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
之后,于1959 年8 月17 日宣布结束。我的关于会议的回忆也已经结束;
下面要说的是我对庐山会议的总的看法。30 年之后作的回顾,也许可以说
是比较接近“盖棺论定”了吧。
在这场惊心动魄、关系党和国家历史命运的党内大斗争中,对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敢于凛然直言的彭德怀,作了深刻剖析的张闻天,
提出中肯批评的黄克诚、周小舟,被定性为“彭。黄、张凋右倾机会主义
反党集团”。随之,全党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
并根据庐山会议“反右倾、鼓干劲”的精神,全国继续实行经济上的持续
跃进。庐山会议的结局,不但没有达到纠“左”的预定目的,反而使“左
倾”狂热如火上加油,愈益炽烈。庐山会议给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
来了难以估量的后果,从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向党内、向中央
领导层发展,终于不可避免地导致10 年“文革”灾难的到来。
上面就我的记录本和当年保存下来的有关资料,将庐山会议的实况作了
一个比较详细的叙述。特别是将毛泽东的几次讲话。谈话要点,以及两次
常委会批彭德怀情况,尽可能如实录下。这样就便于了解会议和毛泽东晚
年思想变化的过程。回头看这段史实,似可归纳为这样几点:
第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毛泽东晚年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社会
主义建设思想的实践。在运动中,毛泽东曾多次谈到自己的社会理想。他
认为乡社合一,就是将来共产主义的雏形;工农商学兵,公社什么都要管。
当时不仅是毛泽东,包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领导人,大都自豪地描述过几
十年以后我国的情景,说那时我国的乡村中将是许多共产主义的公社,每
个公社有自己的农业、工业,有大学、中学、小学,有医院,有科学研究
机关,有商店和服务行业,有交通事业,有托儿所和公共食堂,有俱乐部,
也有维持治安的警察,等等。若干乡村公社围绕着城市,又成为更大的共
产主义公社。总之,前人的乌托邦的梦想将被实现,并将被超过。为了实
现这样美妙的前景,还在理论上提出过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取消商品货币
关系,废除八级工资制和家庭私有经济等观点。毛泽东将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视为是一场几亿人的伟大革命运动,在实践中谋求一步到位,运用战
争年代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的经验,大搞“人海战术”,“拔
白旗、插红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依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来高速
度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
到”等口号,成为一时风尚。毛泽东认为中国一穷二白是极大的好事(而
不言经济文化条件太差,起点太低是最根本的困难),穷则思变,这是革命
的天然基础;认为中国的农民比西方的工人先进,他们之中蕴藏着一股极
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然而,这个
大运动仅仅沸腾了半年,问题便接跨而来: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失调,工业
生产全面紧张,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泛滥成灾,农村生
产力和社会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现实和理想发生了明显的冲突,迫使
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不能不有所冷静,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庐山会议前的
两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和上海会议,这半年中的主题就是纠“左”,整顿
公社的所有制,对群众退赔,修改一些过高的指标等,以便解决继续跃进
的问题。
尽管经过三年困难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按照原来的设想发展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