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庐山会议实录_李锐【完结】(161)

  决定由五军这5 个大队留守井冈山,让彭总兼任四军副军长。这是一个极

  其严重而冒险的任务。除彭、滕二人外,五军其他干部都不赞成留下,认

  为“我们是来取联络的,任务已完成,应立即回湘鄂赣边区,传达‘六大’

  决议”。彭、滕“说服了不同意见的同志,准备牺牲局部,使主力安全向外

  发展”。当时敌人有两三万人,敌我力量悬殊达三四十倍。激战三昼夜之后,

  五路阵地有三路被敌突破,彭总集合3 个大队约500 人,带领伤病残员突

  围。“时值严寒,天下大雪,高山积雪尺许,我的干粮袋炒米丢失了,我不

  愿别人知道,两天未吃一粒米,饥饿疲乏,真有寸步难行之势。可是枪声

  一响,劲又不知从哪儿来的。”突围后又遇伏击,在赣南边界几县转战两个

  多月,巩固扩大了部队,打下瑞金,才跟四军重又会合。“我向四军前委汇

  报了撤出井冈山的经过。毛党代表说,这次很危险,不应该决定你们留守

  井冈山。”当时,毛泽东是有自我批评的。

  第二件事,反对一、三军团分家。彭总领导的三军团原是独立发展起来

  的,1930 年8 月第二次打长沙,才同一军团联合成立一方面军。《自述》欣

  慰地写道:“从此以后,我即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总前委领导之下进行工作

  了。”这之前,中央2 月来信,对形势估计错误,要朱、毛离开红军,当时,

  彭总就给中央写信,表示不同意:“时局紧张,主要负责人不能离开部队。”

  “信是由四军前委转的,原稿留毛主席处。”1930 年正三月,第一次反“围

  剿”开始时,因三军团所部多是平江、浏阳与阳新、大冶人,有地方观念

  的干部反对过赣江,主张一、三军团分家,夹江东西而阵,各发展各的地

  区。而当时只有两个军团合起来,才有可能吃掉敌一个整师。《自述》说:

  “为了消灭敌人,必须反对地方主义,在政治上以朱、毛为旗帜,集中统

  一红军,一、三军团不再分开。我这一票在当时是起相当作用的一票,站

  在哪一方面,哪一方面就占优势。”彭总分析形势,说明留在湘鄂赣的地方

  部队,可以坚持并扩大。“有意见到河东讨论,但不能妨碍行动,更不能说

  一、三军团分家。”毫无疑问,这是关系到第一次(及以后几次)反“围剿”

  能否胜利的大关节。

  第三件事,揭露伪造信件。第一次反“围剿”是空前大战;毛泽东制定

  的方针是一放开两手,诱敌深人”,即把敌人引到根据地内来打。当时,地

  方正打AB 团,三军团转向中心地带,以至连带路的向导也找不到。原来江

  西省委中有人怀疑毛泽东这一军事方针,说是右倾机会主义、退却路线,

  他们提出要“打到南昌去”。于是发生封锁红军,散发传单,写大标语“拥

  护朱、彭、黄,打倒毛泽东”等情况。这是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行动。这

  时彭总突然接到一封仿毛字体的署名毛泽东的伪造信件,用以挑拨毛、彭

  之间关系。他根据自己的认识,立即断定:“毛泽东同志决不是一个阴谋家,

  而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这封信是伪造的,这是分裂红军、分裂党的险

  恶阴谋。”(这时发生的反AB 团和富田事变,情况极为复杂,有待重新作历

  史总结)他当天就召开三军团紧急前委会议,亲笔写了一个简短的三军团

  宣言,坚决拥护毛政委、拥护总前委的领导,即刻将宣言和假信送到总前

  委。第二天,三军团开到离总前委15 里的地方,“我亲自去请毛政委来三

  军团干部会上讲话,使三军团干部第一次看到毛政委”。

  红军初创之时,党中央远在上海,各地红军揭竿而起,八仙过海,各显

  神通。如果说有“野心家”,这正是历代农民战争最容易发生“火并”之时。

  然而从以上三件事,我们能从彭总身上看到一丝一毫“野心家”的影子吗?

  恰恰相反,他完全不顾一己安危、局部利益,而完全、彻底服从全局。他

  自从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品质和正确领导之后,就敬佩之、服从之。

  当然,他不是一个喜欢盲从的人,对某种主张还没有认识清楚时,也许要

  保留一时;某些具体问题,也许一直有争论。但纵观全部帕述》,彭总在整

  个革命战争时期是执行了党的正确路线的。在决定出不出兵援朝的那次中

  央紧急会议上,在大家着重谈了出兵不利的情况之后,彭总(从兰州飞来)

  进人会场晚了一点,听到别的同志转述了毛泽东讲的这一段话:“你们说的

  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

  心里也难过。”接着读下面这段《自述》,能不感动吗?“我刚到,未发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