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想是应该出兵,救援朝鲜。散会后,中央管理科的同志把我送到北京
饭店。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以为是沙发床,此福受不了,搬在地毯上,
也睡不着。”(失眠者仔细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之后)“把主席的四句话,反复
念了几十遍,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我
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援朝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
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拥护主席这一英明决策。”这就使人想到,整整20
年之后,“这一票”又是相当重要的。
彭总的老战友、老部下所写的怀念文章,不约而同多用这一类的标题:
“丹心昭日月,刚正垂千秋”,“神威不灭,浩气长存”,“忠心耿耿,铁骨
挣挣”,“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这自然是他们几十年的
亲身感受和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可是,庐山会议却说彭总同毛主席的关系三七开(三分合作,七分对抗),
说他执行了立三路线和王明路线。《自述》对后者有如实的说明。1930 年传
达立三路线,命令打武昌。彭总精通军事:“前有坚城,后无退路,侧长江,
背南湖。”真要打,“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因此拒不执行。后来“妥协”一
下:割据鄂南6 县,打开岳州。7 月,何键派3 个旅进攻平江,三军团以
8000 人对3 万之敌,3 天打4 仗,追歼溃敌,迅雷不及掩耳攻占长沙。“这
在军事史上是不多的。”然而彭总却作了检讨:“由于红三军团攻占长沙的
胜利,对于立三路线,也起了支援作用。”8 月,成立一方面军的会议上,
经过讨论,总前委决定第二次打长沙。当时三军团半年内扩大了6 倍,连
续作战,没有休整。彭总说:“我未发言。从三军团本身来说,迫切需要短
期整训。”结果围攻长沙月余未下,后来经过毛泽东、朱德的说服,才撤出
战斗,佯攻南昌,巧夺吉安。对此,彭总是坚决拥护和执行的。他是一个
谦逊的人,从不掩饰自己的过失。在第四次反“围剿”前后,由于执行了
当时中央领导的打赣州等错误命令,《自述》中有深刻的检讨。他是一个刚
直不阿的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尤其遇到重大关键问题,决不计较个
人得失而率直陈言。第五次反“围剿”前后,他已逐渐认识到王明路线的
错误,从军事到政治,有过一系列抵制,而且每次都是直接给当时的中央
领导人打电报,其间还写过长信,只是从未得到过答复。彭总被人看做是
张飞,他也以此自诩,有时不免脾气暴躁一些。打仗的人,谁没有个脾气?
由于不断唱反调,他被撤掉军委副主席职务。形势越来越严重,对比以前
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彭总对当时中央的错误看得更加清楚了。1934 年春广
昌战役时,中央领导人亲自到前线督战,强迫三军团打阵地战,固守广昌,
遭到惨重损失。在指挥所里,面对面争执,彭总“大胆地准备个人的不幸”,
历数指挥的错误,指着鼻子痛斥他们“是图上作业的战术家”,“意卖爷因
心不痛”。请看帕述)中正气凛然的记述:“那次,我把那套旧军衣背在包
里,准备随他(李德)到瑞金去,受公审,开除党籍,杀头,都准备了,
无所顾虑了。”
抗日战争初期,彭总是否执行了王明路线呢?请看《自述》:“至于‘一
切经过统一战线’这一条,原来思想上就没有准备实行。在当时,我们想,
在日军占领区,蒋介石是去不了的,也管不着我们,一切还是照毛主席的
独立自主方针办。到1938 年秋六中全会时,八路军已发展到25 万人,成
立了许多暂编、新编、教导旅。这些从未通过国民党,如要通过它,一个
也不会准。”
从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许多重大历史关节,彭总起
过什么作用,众所周知,无庸赘述。所有这些,《自述》都有记载。但也有
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例如 1939 年冬彭总过西安,在程潜(时任国民党军
委会委员长西安行营主任)处当面大骂何绍南:“再去绥德当专员,老百姓
抓了你公审!”何未敢再去,绥德从此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他还对程
说:“今天谁要反共,他先放第一枪,我们立即放第二枪,这就叫做礼尚往
来,还要放第三枪。”1940 年第一次反磨擦战役,全歼朱怀冰两个师。当时
处境严重,彭总来不及事先请示。“事后报告了中央,得到了认可。”又如,
1947 年3 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时,敌我兵力十比一,这时是彭总自动请缨
的。
彭老总自幼没有读过多少书,在旧军队中靠自学提高了文化。在江西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