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实践的问题,要有时间,从实践的结果来证明。应该说,我们对建设
还没有经验,至少还要10 年。建国后10 年,第九年度在北戴河开会,第
十年度在庐山开会。我们这一年来的会议,总是把问题加以分析,加以解
决。大家要记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常分析问题,脑子不要僵化,
不要要求人家硬相信我们这一套。党的方针政策正确与否,不在制定之时,
而在执行之后。过去的革命路线,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现在的建设路线,
要再看10 年。从具体事情来说,有些得不偿失问题;但总的来说,不能说
得不偿失。取得经验总是要付一定学费的。(刘少奇插话:大办钢铁花了20
多亿,全民学了,值得。)全党全民学了炼钢铁,算是出了学费。
讲到报酬,要按劳付酬。把共产主义引导到平均主义是不好的,过分强
调物质刺激也不好。报酬以不死人、维持人民健康为原则。这话是党内讲,
对先进分子讲的。国家建设也好,革命也好,要有一部分先锋分子、积极
分子。我们为革命死了多少人,头都不要了,还给什么报酬。天天讲物质
刺激,就会麻痹人的思想。写文章要多少稿费,钱多了,物质刺激也不起
作用了。要培养共产主义风格,不计报酬,为建设事业而奋斗。
宣传问题。关于已公布的指标改不改?两种意见:一种,这回改,1958
年、1959 年的都改;一种,现在不改,一律不改,明年再改,甚至等1962
年计划一起改,正式发公报。也有一种意见,1958 年不改,1959年就不好
说实话了。到底如何改好?五年计划改不改,要不要?明年拿不拿出来?
我看现在难搞,经验还不够。对外来说,八大通过的,已经有过一个二五
计划,实行中无非超过。可以党内搞个二五指标,此事也难以肯定,搞个
发展趋势,发展方向。
今年党代表大会是否不开?经验还不成熟,缺一年也可以。党代会开不
开?各级改选不?小组会讨论一下。
农业四十条,赞成搞;人代大会还没通过。单位面积产量,有人提出
400、500、800 斤改为500、600、1000 斤(即黄河以北,以南及长江以南
亩产指标),是否改500、600、900 斤?高寒地区在外。不要把两广压得太
重,大家考虑。有人提出除“四害”不行,放松了,还要搞。麻雀是否还
要打?
粮食如果今秋确实大丰收,可以征购1100 亿斤。假如不如去年,也可
以减少一点,如甘肃、湖北,可以减少一点。过日子问题,要好好给大家
讲一讲,有些地方去年增产不多,今年粮倒不紧;增产多的反而紧,主要
是估产高了和安排不当。各地都有很多例子,要用以教育乡、社干部。“糠
菜半年粮”改为“瓜菜半年粮”好,原来只是极而言之。
县级以上基建项目,原来有13000 多个,许多根本没有动,只是列上计
划。去年打了个大胜仗,把我们也打得稀里哗啦。现在是后备力量太差,
明年少搞一点,增加储备。过去打了胜仗之后,人员伤亡,可以合并编制。
搞经济建设,不能将两个工厂合并成一个。
从这篇讲话看到,当时毛泽东的思想虽然仍坚持大跃进还是打了一个大
胜仗,总的说不过是1 个指头与9 个指头的问题,但确实是要大家冷静下
来,要承认去年确实出现了失误,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一个个去解决。
讲话中还提到彭德怀的看法,可见对彭尚无戒心。那时的大问题是必须将
各种指标落到实处。例如7 月5 日,有关粮食问题的一段近千字批语,就
是如此。陈国栋关于下年度粮食分配调整意见的报告,认为必须把粮食分
配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留有余地;仍应继续贯彻执行“瞻前顾后、以
丰补歉。细水长流、计划用粮”的原则。认为全国约需4300 亿斤原粮才能
过日子。除1958 至1959 年度销售了1020亿斤外,历年销量都没有超过840
亿斤,因而提出1959 至1960 年度销售指标855 亿斤(比上海会议定的少
120 亿斤)。毛泽东批示,此数似乎也略多了,可否调整到800 亿斤或810
—20 亿斤。“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多储备,少食
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食堂吃饭,节余归己,忙时多吃,闲时少吃,
有稀有于,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手里有
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他基本上同意陈国栋的报告,要“各
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至三次”。
为了弄清情况,克服困难,统一认识,在7 月10 日讲话以前,毛泽东
还批示印发了好多份有关资料,其中或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或反映市
场的紧张情况和干部群众的不满情绪。如《宣教动态》上刊登的山西《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