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软,还被动。副食品总还是不够吧,北京有一个时期每天四两蔬
菜。在这些方面,腰杆子还不硬。人家对此有意见,讲得对。要认识这方
面的缺点错误。这也像打仗一样,有缴获,有损失,一个连打得剩六七十
人,有所得有所失。总账不能说得不偿失;有的问题是得不偿失,这属于
缺点错误部分。斯大林讲过,关于规律,人们适应时感觉不到,一破坏才
感觉到了。这句话对,但不全面。我们要从胜利、失败两方面来认识规律。
去年确是破坏了一部分规律,才提高了认识。人的经验从两方面来:成功
与失败。如打仗,首先从胜仗来,其次从败仗来。经济建设亦如此,要从
成功与失败两方面学习,这样才能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我们要接受斯大
林遗产,要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本书。我们为什么搞一套两条
腿走路方针,这是鉴于斯大林走的弯路,农业长期腿短,苏联几十年没有
解决。斯大林在世时,对一些大问题,多年来才得到统一认识;但有些问
题仍未得到解决,如农业问题。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可划个界。赫鲁晓夫
使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我们要快一点,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
发现缺点快,纠正也快。苏联的长短腿(指工业与农业)几十年没有解决,
我们要真正用两条腿走路。多快、好省,也是两条腿,还有五个并举,但
执行中未能全按这样来做。去年注意了多快,对好省注意不够。小洋群代
替小土群,对小土群也不要全部否定。
张奚若讲的四句话: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否定过去,迷信将来。陈铭
枢讲的四句话:好大喜功,偏听偏信,轻视古典,喜怒无常。我是好大喜
功的,好大喜功有什么不好呢?去年1900 个项目,搞得多了一些,现在改
为788 个,不是很好吗。我还是要好大喜功,比较接近实际的好大喜功,
还是要的。偏听偏信,就是要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左
中右,总有所偏,只能偏听偏信无产阶级的。同右派作斗争,总得偏在一
边。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没有一点志气,还是不行的。还是要偏听偏信,
要偏听偏信无产阶级的,而不能偏听偏信资产阶级。再过10 年到15 年赶
上了英国,那时陈铭枢、张奚若这些人就没有话讲了。这些人希望他们长
寿,不然,死了后,还会到阎王那里去告我们的状。
北戴河会议以来,虽然一些事情搞得不好,但总是抓工业了。(按:这
是就他自己和某些过去从来不大过问工业的地方领导干部而言)。一年中有
很多经验,我负有责任。1953 年批评薄一波,后来批评计委,这次自己负
了责任。南宁会议后搞地方工业规划,听湖北汇报,说过去太保守,只有
70 个亿。当时说过,这可能是主观主义,但总比不搞好,因为原来没有什
么地方工业,搞了点东西,就是检讨起来,也有个根据。搞经济建设,过
去不过陈云、富春。一波,现在大家担当起来。过去省的同志没有抓工业,
去年都抓起来了。过去大家抓革命,经济委托一部分同志做,书记处、政
治局不大讨论,走过场,四时八节,照样签字。从去年起,虽然出了些乱
子,但是大家都抓工业了。所以,还是湖南那三句话:成绩伟大,问题不
少,前途光明。有的省,钢已超过蒋介石时代,十万零一吨就超过了。这
样看,成绩是伟大的。这样的形势分析,是关系全党。全民的问题。有无
信心,也是这次会议的重要问题。
一年实践,抓了工业,取得这么多经验,同过去只听“训话”,走过场,
让签字画押,总算是不同了。一年来有好的与坏的经验,有成功的与错误
的经验;不能说光有坏的、错误的经验。
[总理插话:副主席(按:指当时应中国邀请前来观察全民炼钢运动的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副主席扎夏季科。他回国后向苏联领导人
谈中国观感,有批评性意见。不知道是他没有向中国方面全部谈出他的真
实看法呢,还是周恩来没有转述批评性部分)来谈两条:高速度发展,大
跃进,超过苏联,对社会主义阵营有好处;缺点、错误发现快,纠正也快。
苏联一教授说我们发明“大跃进”这个词好。」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苏联经验写了书。
以前他们有公社问题;斯大林讲过,集体农庄加食堂就是公社。斯大林吃
亏就在说他办的事,一切都很好。从不讲缺点,听不进不同意见,所以有
错不能很快改正。苏联1936 年宪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本书,
否认矛盾;否认缺点错误,就不能前进。我总是同外国同志说,请你们给
10 年时间,再来看我们是否正确,因为路线的正确与否,不是理论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