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饲料、燃料等作统筹安排。
十一 公社食堂问题
公社食堂,凡是有条件办的地方,应当坚持办下去,并且努力办好。如
果条件较差,困难较多,可以缩小,成为一部分人参加的食堂;可以把常
年性的食堂改为临时性的农忙食堂;也可以暂时不办。
十二 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问题
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要
克服认为任务重,党的工作可以暂时放松的错误想法,建立任务越艰巨,
基层组织领导作用越要加强的思想。(二)要把整党工作和党的经常建设工
作密切结合起来。(三)所有基层组织要严密党的组织生活,要按期开会,
要按照党章办事。(四)各级党委均要由专人管理党的工作,加强对基层组
织的领导和帮助。(五)要加强党的教育。
30 年过去了,这个《议定记录》已被人们忘记,甚至参与起草的人如
笔者自己,也已忘记还写了“关于加强企业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
这一节。这12 个问题都是当时亟待解决,直接关系“三面红旗’如何继续
坚持下去的问题。现在看来,它提出的速度无疑还是过高,还没有摆脱急
于求成、急于过渡的总设想。但不论后来的实践如何,当时如果通过了这
个《议定记录》,庐山会议及时结束,则当代中国可能是另一种面目。真是
“伤心往事知多少”!有什么办法呢,回顾历史,我们只能这样感慨系之而
已。
彭德怀的信
在1958 年初刚提出大跃进口号时,彭德怀是有怀疑的,当时他在文章
中用的字眼是“大发展”。参加3 月成都会议时,听了毛泽东关于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高屋建领、势如破竹的几次讲话,以及与会者的发言和讨论之
后,他就接受了大跃进的提法,并在自己的发言中由衷地赞扬:“南宁和成
都会议的伟大收获,不仅是对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有了比较深
刻一些的认识,而且对于解决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等矛盾的方法,也
有了正确的措施。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6 亿人民中建设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一个新发展。”并且还深有感触地谈到自己的“思
想长期落后于客观形势”。在北戴河会议结束后的3 个多月里,同其他中央
领导同志一样,彭德怀也是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深人部队和农村,先后
到东北、西北和华中10多个省进行了考察。在东北视察途中,他看到了火
光冲天的大炼钢铁的动人场面。在写给中央的报告中,也同其他许多领导
同志一样,反映过极为乐观的情绪。如赞扬军事工程学院“打倒奴隶思想,
埋葬教条主义后,基本树立了‘以我为主’的大胆创造的思想。已经设计
出不少新式武器和战斗器材,有些达到了或者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对这
个学院的实习工厂说1959年能生产4500台28马力的拖拉机,也信以为真。
随后他又去西北地区考察。到敦煌县时,全县8 万人已组成一个公社,贫
农要求割资本主义尾巴;富农不肯将生产资料全部交出,有的把毛驴杀掉。
他就对县委书记说,一县一社不一定是方向,要注意避免发生破坏生产资
料的事,不要影响生产的发展。他对棉田散落的棉花和菜地乱堆的白菜,
很是惋惜;对公社食堂都吃面糊煮土豆,表示了怀疑。到兰州听到省委负
责人说,当年粮食特大丰收,人均可达1500 斤;洗河引水工程完成后,黄
土高原可以不再靠天吃饭。还看了近郊雁滩公社的兴旺景象,不禁发生今
昔对比的感慨。他谈到解放兰州时,在城外察看地形,到过一农民家,男
女老少5 口人赤身蜷缩在一个炕上,因全家人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到西安和延安后,他已感到有些问题值得重视,对粮食高产有了怀疑。
当时大跃进运动也影响到军队。下面干部反映,军队也应当改为公社,
实行供给制,也有要求大炼钢铁的。对这些脱离军队本身业务太远的做法,
彭德怀是未予同意的。1958 年*月的郑州会议,他只参加了最后一天,听
了毛泽东反对“共产风”的讲话。武昌会议时,他参加西北小组,讨论当
年粮食公布数字,有的说可报10000 亿斤,有的说9000 亿斤。他说粮食没
有那样多,即受到谭震林客气的批评:“老总呀,你这也怀疑,那也怀疑,
怎么办呢?”彭德怀回答:“公布的数字少些,将来追加比较主动,公布多
了就被动。”后来他也同意了毛泽东定的7500 亿斤,但心中仍有怀疑。武
昌会议后,他到了湖南,由周小舟陪同,先到湘潭乌石(他的家乡)。韶山
和株洲。在乌石看到为搞居民点,有的房子空了,有的房子拆了,煮饭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