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跑到阿尔巴尼亚去了,此时毛泽东脸色顿然发红。从而谈到中央常委
之间有些问题不能很好展开讨论,有的是不便说话,有的是不能说话,有
的是不多说话。他自己对某些工作缺点,倒是敢于说话的,并且还常给毛
泽东送上些反面材料,例如这次送的广州军区材料。说毛泽东凡事总要一
竿子插到底,否则,不愿转弯或回头。有些意见想找他谈,又怕讲错,引
起不满;由于自己性格,言词生硬,容易“顶撞”,容易“戳”一下,弄不
好会引起误会。不过,“犯上”了,顶多撤职,也不要紧,黄克诚可以当国
防部长。第二次是7 月12 日上午,毛泽东找我们三人谈话后的第二天,小
舟体会毛泽东是愿意听人谈缺点的。周惠鼓动小舟再去找彭德怀谈一次,
告知毛泽东跟我们谈话的精神。小舟于是向彭德怀介绍了这次谈话的情况,
关于会议多谈缺点还是有压力;“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国乱思良将,家
贫思贤妻”;以及蒋干故事等等,双方都谈了。说我们讲话很随便,毛泽东
都听进去了,希望他能去找主席谈谈。彭德怀说怕谈不好,有些意见还不
成熟,在西北小组会上没有谈。有些谈了,《简报》上也没有登,因此想写
一封信。小舟很赞成写信,说将那些发言加以整理充实,就很好了。彭欣
然同意,还对小舟说:“你当了我的参谋。”
在庐山时,张闻天的住处同彭德怀很近,早晚散步常见面。由于观点相
同,张闻天到彭德怀的住处交谈过多次。张闻天对小土做炼铁特别不满,
认为浪费人力、物力太多,并影响秋收,归结为“得不偿失或损失很大”。
彭德怀则认为,“有得有失或有失有得”,搞得太多,有很大浪费,但也发
动了群众,取得了经验,还普查了地质。中国大落后,他赞成大中小并举
和土洋结合的方针。张闻天认为今年钢产1300 万吨很难完成。造假报告,
夸大成绩现象仍然严重。报纸上公布的超过国际水平产品,实际是仿照人
家的样品。有些产品质量不好,出口后不仅赔偿损失,而且影响国家信誉。
张闻天还谈到庐山会议压力很大,只能讲好,不能讲坏。彭德怀则说,西
北小组情况还好。俩人也议论到,政治局开会,大事缺乏充分讨论,为琐
事占去时间太多。由于大跃进后出现的紊乱情况和紧张形势,张闻天还谈
到对毛泽东的看法,话很尖锐:很英明,但整人也很厉害,同斯大林晚年
差不多;从中国历史学了不少好东西,但也学了些统治阶级的权术。彭德
怀则有不同看法,说毛泽东同斯大林晚年不同,解决了社会主义时期两类
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而斯大林是否认有敌我矛盾的(宪法规定过取消死
刑),后来又把主次颠倒了。说毛泽东对于中国历史的熟悉,是党内其他任
何同志远不及的,说历代开国之君都英明而厉害,无产阶级领导也要厉害
才行洞皇帝有本质不同,说列宁很英明,对资产阶级则很厉害。彭德怀还
对张闻天说,上海会议时,毛泽东批评了一些人,包括对他的批评,他是
不满意的。说毛泽东自己犯了错误,不认账,不检讨,反而责备别人。两
人都谈到由于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毛泽东也有些
骄傲了等等。
由于1962 年初七千人大会时,仍认为彭德怀在党内“背着中央进行派
别活动,阴谋篡党”。彭对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实在难以“领受”,这年6 月
间,曾向中央写过八万言书,以澄清在庐山会议时的种种人事来往,以及
自己的整个历史情况。在写到上述同周小舟、张闻天的这些交谈内容后,
他认为,“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和其他阴谋目的”。“别人有不正确的
意见,自己听了有时不作声,不表示反对,这是一种严重的自由主义态度,
我认为这只是缺点或错误,并没有什么反党阴谋。”
就在7 月12 日下午,彭德怀还到毛泽东住处去了一次,觉得写信不易,
还是当面谈谈算了。可是毛泽东正在睡觉,没有谈成。(如果见面谈开了,
不发生写信事件,人们又要叹息这种历史偶然性了。)这时传说会议可能几
天内结束,于是决心还是写信。13 日中午,彭德怀手持拟好的提纲,向随
从参谋口述了详细内容。记录整理后,他亲笔修改两遍,参谋誊抄两次,
于14 日下午送与毛泽东。后来追逼这封信起草过程时,都怀疑周小舟参与
过其事。为了避免连累身边工作人员,彭德怀一口咬定是他自己一夜之间
写出来的,从来不讲随从参谋作记录之事。
这封后来传播很广的信,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大跃进的成绩是
肯定无疑的”。列举了工农业增长数字,增长速度,“突破了社会主义建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