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导致7 月23 日毛泽东那篇讲话的原因,除开他本身的主观原因
外,还有众多的客观原因。毛泽东当时除找我们几个人谈过话外,当然还
找各大区负责人谈过话。究竟柯庆施等人怎样在毛泽东面前攻击彭德怀以
及我们这些“右派”的,详情虽不得而知,但上述这些传言,肯定都是或
多或少讲过的。在22日之前,毛泽东同中央常委同志,肯定没有交换过有
关23 日讲话内容的意见。我的记录本上,记有7 月20 日刘少奇提的三个
问题:1.1958 年是“左”倾错误还是右倾错误?2.去年三个月时间,是否
犯了路线错误?3.1300 万吨是否右倾?3000万吨是否“左”倾?
7 月19 日或20 日,晚上跳舞时,我坐在周恩来的旁边,我有意问道:
你看彭总的信怎么样?周恩来说:那没有什么吧。意思指这是一种正常的
情况。周恩来一直在主持国务院会,在抓计委,急着安排好今明两年计划。
7 月 22 日下午,政治局还开会修改《议定记录》草稿。
彭真上山后,7 月22 日,由彭真接替周恩来,主持庐山会议的讨论工
作。
张闻天的发言
大概在北戴河会议以后,张闻天对总路线大跃进这一整套做法,就开始
怀疑。他对经济问题有过研究,也深感兴趣。在延安,离开中央领导岗位
之后,1942 年二月,他率领一个调查团,到陕北神府绥米四县和晋西北的
兴县等地,对农村、城镇进行长达400 天的全面调查,收集大量有关经济
和社会的材料,自己或指导其他同志共写出很有内容的19 篇调查报告,从
而更加养成坚持求真知的科学习惯。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工作时,他曾着
意研究经济问题。1948 年到东北局任常委后,常率领巡视组深入基层,对
东北各种经济成分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过多次调查,并用很大精力研究过新
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方针。主持东北城市工作会议时,他为东北局写过
《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东北
存在的5 种经济成分(国营、合作社、国家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和小
商品)及其相互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党对经济建设应该采取的方针路线。
这个《提纲》受到中央重视,其中许多思想被吸收到1949 年3月召开的七
届二中全会的文件中。到1949 年7 月这个期间,他还先后就供销合作社的
方针。土改后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政策等问题,向中
央和东北局写了四个文件。其中允许新富农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等意
见,曾受到过非难,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意见。
1951 年后任驻苏大使期间,张闻天十分关注国内经济建设,一直将介
绍国外经济情况及经验,作为使馆的首要工作。1952 年,他曾给中央写过
《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的建议书。其中提出两个重要思想,一是“拿来
主义”,即国外于我有用的先进东西都拿来;二是“稳步前进”,不要离开
中国现有条件去加速工业化,否则就是急性病。
1956 年反冒进后,张闻天就在驻外使馆谈过,国内有冒进,供应紧张,
原材料不足,盲目追求高速度,是主观主义。他对毛泽东讲的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不准讲反冒进,是有抵触情绪的。按照他自己后来写的“检讨”说:
八大二次会议后,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始也是拥护的地兴奋过。但
看到一些缺点。错误后,就发生了动摇,以至怀疑总路线,即对毛主席这
一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法是否行得通,有了怀疑。外交部机关炼钢,由
于没有原料,他就下令停止。据张闻天的秘书萧扬回忆:“外交部党委开会
时,有时也会谈起国内形势,与会者对当时‘左’的错误都很不满,陈毅
对浮夸风、‘共产风’等批评得尤其尖锐。”(《忆庐山会议前后的张闻天同
志》)1959 年3 月在两广参观时,张闻天作了很多调查,注意到劳动力的紧
张,许多小高炉并未点火,粮食与副食紧张的情况更是触目惊心。在庐山
会议前的两次政治局会议上,他一再陈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尤其认为宣
传中要承认缺点和错误,说我国的国际威信已经受到影响。发言时被人顶
了回去。他同彭德怀在会前和会议期间,以及各自在东欧访问碰面时,都
有交谈,观点比较一致,他是赞成彭德怀写信的。
会议前期,他还找计委和财贸部门的负责同志了解情况;也找周小舟谈
过,同样感到会议不能畅所欲言,谈缺点还有压力。张闻天对“三面红旗”
有一整套看法,确是为党为国忧心忡忡的。他过去犯过严重的“左”倾错
误,对“左”的东西自然特别敏感。他有经济理论修养,能抓住问题的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