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衡阳兵工厂的生产技术都不会有质的突破,更接近一座超大型的手工工场,而不是以机器生产为主的近代工厂。
要走的路还很长,而且充满坎坷。
但那是未来的方向!
所以在命名的时候,汪克凡还是选择了“衡阳兵工厂”这个名字,而不是工场。
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将来总有一天,她会变成一座真正的工厂。
就眼下而言,不管是工厂还是工场,只要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就算达到要求。但是随着水师的建成,楚军对火炮的需求突然间猛增,衡阳兵工厂虽然全力生产,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因为火炮严重不足,水师的很多战船都是光板船,只能在预留炮位装上木制模型进行训练。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神炮手也差不多,水兵们每天对着木头大炮,反复练习装弹、瞄准和射击,却总感觉似是而非,没有太大的提高。
视察临近尾声,一行人边走边看,汪克凡和水师主将叶靖海在前面,后面不远才处,施琅却和方正铮吵了起来。
“练兵还能凑合,万一真打起来,总不能还用木头炮吧?这个月有八条新船下水,统共只装了十二门炮,缺的炮倒越来越多了,你们是干什么吃的?!不知道干活啊?!”施琅扯着大嗓门,对着方正铮吵个不停。
因为汪克凡在场,施琅还算有所克制,但他性格使然,一张嘴就是难听话,而且怎么难听怎么说,只是勉强没有拍桌子骂娘罢了,在旁人看来,还是放肆的有些过分。
“施琅!你不要血口喷人!衡阳兵工厂的事情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方正铮是搞技术出身的,脾气比施琅更要怪三分,当着汪克凡和众人被骂的恼羞成怒,面皮立刻涨得通红,腾腾两步冲上去,伸手指着施琅反口大骂,手指头颤颤悠悠,差一点就戳到他的鼻子。
“陆师各营一直在打仗,造出的新炮当然要紧着他们,水师反正都是吃闲饭的,给你们十二门炮,不少了……”
方正铮是衡阳兵工厂的主管,还兼任衡阳造船厂的主管,和后勤部的程问接口,并且对汪克凡直接负责,在楚军系统内的角色类似于“总装备部副部长”,汪克凡来长沙的时候,他一同随行,又一同来到湘阴视察水师。
这几月来,方正铮只要和施琅见面,肯定就会大吵一架。施琅眼睛里只有水师,从不考虑别人的难处,方正铮精通格物学,属于技术型干部,敏感孤傲又不擅交流,两个人就像火星碰地球,每次见面都是一场天翻地覆。
“呸!你还是个举人老爷呢,跟泼妇一样!”
施琅却突然收兵,扭过脸高挂免战牌,嘟嘟囔囔地说道:“好男不跟女斗,好男不跟女斗,老子他娘的不理你。”
施琅天生脾气怪,嘴巴臭,自带嘲讽光环的满级加成,见谁得罪谁,但他并不是二百五,心里自有分寸,见到方夫子一副拼命的架势,干脆两手抱着肩膀,两眼看天,不理他了。
前面十步,汪克凡正和叶靖海说着什么,听到后面吵的不像样,转过头来,低声喝斥。
“够了!都还是小孩子吗?”
“……”
施琅和方正铮不敢多说,互相瞪了一眼,各自向两旁让开。
“都过来吧,咱们合计合计,怎么给所有的战船尽快配上大炮。”
战船没有火炮,就是一个没用的摆设,汪克凡招招手,把大家叫到跟前坐下,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
大家终于可以心平气和的交流,水师有什么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兵工厂有什么问题,也摆到桌面上来,楚军后勤部有什么问题,一起摆到桌面上来,统一协调调配,就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水师缺船缺炮,是客观存在的困难,如果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最少还得半年才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要彻底胜过清军水师,甚至还得再等两年……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了。
衡阳兵工厂也有自己的困难。
第一是技术条件的限制。除了少量的水力机械以外,兵工厂没有其他可以代替人工的机器,所有工作都要通过手工完成,生产速度难以大幅提高。
这个问题想要彻底解决,短期内没有可能。
汪克凡不是理科生,数理化的水平比高中生强不了多少,只能在基础方面提供一些帮助,更多还要工匠们自己摸索。欧洲国家在这方面强一些,可以向他们学习,石鼓书院一直就在做这件事情,但是在短期内,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且汪克凡还知道,这个时候的欧洲国家也在积累阶段,现代科学理论的架构还没有形成,比如科学巨人牛顿,现在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牛顿三大定律还要等到几十年后才会诞生,单说物理学的知识,欧洲国家未必比汪克凡强多少。
不过话说回来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该借鉴的还要借鉴,该学习的还要学习,汪克凡没指望衡阳兵工厂立刻进入蒸汽机时代,只要能利用现有条件提高生产效率,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就行了。
总之一句话,虽然不能彻底解决,但是通过各方努力,可以一步步改善。
第二是资金的限制。兵工厂和造船厂都是烧钱的无底洞,一年需要的资金在几十万两银子以上,一万两万的银子投进去,根本听不到个响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