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这是因为在巴斯托涅时,当地的平民曾竭尽全力支持他们这些
美国人,双方关系密切。
他们热爱荷兰人,赋予了荷兰人大量赞美之词。勇敢,机智,
感激之情超出一切,拥有欧洲组织最好的秘密团体,把藏满食物的
地下室瞒着德国人却告诉了美国人,爱清洁,勤勉,诚实等等,这
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现在他们要同德国人碰面了。在敌军国土内的前线上与敌方的
平民住在一起对他们将是第一次。有传闻说,他们将不住在散兵坑
里,而是要被分配到德国人的房子里住。如果这一传闻属实,他们
将能以密切的方式了解德国人。一旦鲁尔的小股敌军被消灭,挺进
德国中部的行动开始,这种可能性就更大。到那时,他们每天晚上
都将住在不同的房子里,而房主只能在几分钟前得知有人来住的消
息。
他们将作为胜利者来到德国。在这之前,他们已被告知不要相
信任何德国人,“不友善”政策禁止他们与德国平民有任何接触。
但是,除了利布高特和其他少数几个人,战士们与德国人并没有世
仇。他们中许多人钦佩与他们战斗过的德国士兵。韦伯斯特觉得所
谓德军暴行大多只不过是一种宣传,还有几位也有同感。不管怎么
说,反正不久他们就会亲眼看到是否所有的德国人都是纳粹分子,
是否纳粹分子都像盟军的报纸、广播中说的那样坏。
第16章 开始认识敌人
德国
1945年4月2日-30日
E连的弟兄们对德国人的认识,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先入之见和经
历。一些人找到了加深对其仇恨的理由,另一些人则喜爱这个国家
和人民。但是,最终几乎每个人都改变了原先的看法,对德国人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般说来,美国大兵对在二战期间所遇到的外国人的看法大抵
是:阿拉伯人是卑鄙的小人、说谎者、贼,并且肮脏、丑陋,无一
可取之处;意大利人爱撒谎,是小偷,并且邋遢,怪异,他们有许
多长处,但永远不值得信任;法国的乡下人老是愁眉不展、反应迟
钝且忘恩负义;而巴黎人则贪婪、狼狈,他们谁都欺骗,不管是德
国人还是美国人;英国人勇敢,机敏,优雅,但却保守、沉闷。荷
兰人,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不管哪一方面都是完美的(但除了空
降兵外,普通美国大兵都没有到过荷兰)。
然而,他们最后得到的认识却完全出乎意料。普通美国大兵们
发现自己最喜欢、最愿意与之相处的、与自己最相像的竟然是--
德国人。整洁、勤奋、守纪律、有教养,中产阶级的品位和生活方
式(许多美国兵发现,就他们所知,除了美国人外,德国人是世界
上惟一一个将抽水马桶和柔软的白色卫生纸看成是不可或缺的必需
品的民族),提到德国人,许多美国兵都说“他们跟我们太像了”
。
美国兵带着赞赏的眼光注意到:战斗头一天刚进行过,第二天
早晨德国人就开始清理战场上的瓦砾;而相比之下,法国人却是不
会花费精力去清理废墟的。很显然,他们也极其欣赏德国的少女,
而且也没有什么德国小伙子和他们竞争。他们喜爱德国菜和啤酒,
但他们最爱的还是德国的民宅。
从莱茵河到巴伐利亚再到奥地利,他们住过许多民宅,有时甚
至每晚换一下。在这些民宅里,他们都会毫无例外地发现冷热水、
电灯、舒适的盥洗室和手纸以及烧炉子的煤。
韦伯斯特曾记录过这段时期的生活:“在陆军部队里,下防后
能够回到自己的家,是一件让人感觉无比兴奋的事。我们打开大门
,将那充满敌意的黑暗抛到身后。屋子里罩着防空遮灯窗帘,灯光
闪烁。我们把步枪挂在衣帽架上,抖干雨衣上的水。悠闲的聊天声
从厨房传来,让人觉得温暖、安定。炉子上正煮着一壶咖啡,想喝
的话可以自便。里斯正在说着他的伦敦时的情妇,詹诺威克、希克
曼、科利特和肖提在玩二十一点。你可以在水池里洗手,这儿就是
家,我们属于这儿。几个关系融洽的朋友,一间干净、明亮的房子
,一杯咖啡--这儿简直就是天堂。”
更妙的是,在这儿兄弟们不会遭到攻击,也不用向别人开火。
这就难怪他们中的这么多人如此喜爱德国。但正如韦伯斯特所说:
“在解释美国大兵为何喜爱德国人时,恐怕不能不指出,他们在这
个敌国土地上享受到的物质条件是在其军旅生涯中任何别的地方都
不曾享受过的。”
E连的弟兄们在德国的经历表明,战争期间德国的经济状况要比
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要好得多。当然,到1945年4月中旬的时
候,德国的大城市已是一片世界末日的模样,但在乡村和小城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