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这种新生活将在我身上产生深刻的变化
。”不错,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是这样。
来自芝加哥的赫伯特。索贝尔中尉是E连的第一任连长,他的副
手(副连长)是来自加州北部的克拉伦斯。赫斯特少尉。索贝尔是
犹太人,城市里长大,入伍前在国民警卫队任职。赫斯特原先是士
兵,在候补军官学校授的衔。连里大多数正、副排长都是候补军官
学校毕业后新提拔的少尉,其中有:宾州来的迪克。温特斯,加州
一个跑马场来的沃尔特。穆尔,耶鲁来的纽约市人刘易斯。尼克松
。还有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后备军官训练队的S。L。马西森。
在E连的军官中,索贝尔年龄最大,28岁,其他的都不超过24岁。
E连和D连、F连及营部一起构成第506伞降步兵团第2营。营长是
罗伯特。斯特雷耶少校,30岁,来自预备役部队。团长是罗伯特。
辛克上校,1927年西点军校的毕业生。506团是支试验型部队,是第
一个全团一起进行基本训练和跳伞训练的伞降步兵团。一年以后,
它将配属被誉为“啸鹰”的第101空降师。军官和士兵一样,也都是
跳伞的门外汉。当教练的有的仅比学生早学了一天。
原有的军士都是陆军。来自密西西比州的二等兵沃尔特。戈登
回忆说,“开始时,我们对他们很尊重,因为他们都戴有银翼徽章
,都是合格的伞兵。不过,嗨,他们也只是知道怎样立正,怎样向
后转,比我们强一点罢了;我们可都是新兵啊。可是到后来,我们
就瞧不起他们了。他们根本没法跟我们中升到下士、中士的人比。
”
E连中,最早来的是珀康特。弗兰克、赫尔曼。汉森、韦恩。西
斯克和卡伍德。利普顿。组建前几天,E连就已经满员,共有132名
士兵和8名军官。组成3个排,1个连部。每排有3个12人的步枪班和
1个6人的迫击炮组。作为轻步兵连队,E连每个步枪班配一挺机关枪
,每个迫击炮组配1门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
E连组建时的原班人马中,在托科阿训练营地坚持到最后的没几
个。温特斯说,“军官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你只要看上一眼,
就知道他们不行。有的简直是泥巴捏的,笨得连卧倒都不会。”想
进第506伞降步兵团的也大都如此。500名候选军官中只有148名通过
了在托科阿的训练;提出申请的新兵共有5,300名,仅有1,800名
训练合格。
正如上述数字所示,托科阿是一道难关。辛克上校的任务是对
这些人员进行基本训练,磨练他们,教他们基本的步兵战术,培养
他们进入跳伞训练班,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团,带领他们前去作战
。赫斯特少尉回忆说,“我们从中挑人,挑选精干的,淘汰胆小的
。”
二等兵埃德。蒂波谈到他在E连的第一天时说,“我抬头看了看
附近的科拉希山,跟身边的一位说,'我敢打赌,这里的训练结束时
,他们肯定要我们爬上那个山顶。'(山倒是不大,但与阅兵场的相
对高度有1,000英尺,是这一带的制高点。)我刚说过几分钟,就
有人吹哨子。我们站好队,就被命令换上靴子和运动短裤,换好后
,又站队,然后就叫我们跑上离我们约3英里的山顶再跑回来。”第
一天就有几个人掉队。这一个星期,他们每天都得跑,至少是整队
跑一个来回。
蒂波说,第二周的周末,“我们得到命令:'休息,今天不跑了
。' 午饭时,我们给带到饭堂,美美地吃了顿意大利通心粉。刚走
出饭堂就听到哨子响,站队后得知'命令变了,今天跑。'我们只好
跑起来,救护车在后面跟着。上下山的路上,都有人呕吐。实在受
不了的就听了卫生员的劝,上了救护车;结果,他们当天就给运了
出去。”
据说,“科拉希”是印第安语,意思是“自己干,没人帮忙”
。这正好与这些伞兵即将进行的作战方式相吻合,于是便成了第50
6团的作战口号。
官兵们每星期得上下山跑三四个来回。这样做,为的是能在50
分钟内跑完6英里多的全程。此外,每天得完成艰难的障碍科目,得
反复练习俯握撑、引体向上、屈膝下蹲等各种健身动作。
不演习时,他们就进行士兵基础训练。从站队走路开始,进而
是全副装备夜行军。第一次夜行军就走了11英里,以后逐次增加一
两英里。夜行军途中,不准休息,不准抽烟,不准喝水。二等兵伯
顿。“帕特”。克里斯坦森回忆说,“我们很惨,累坏了,觉得要
是一口水不喝,肯定会倒下的。”行军结束时,索贝尔总要检查各
人的水壶,看看满不满。
那些熬过来的人都是因为铁了心,想要大家承认他们与众不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