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5分钟。”即使敌人没有打死他,E连有十几个弟兄也一定会要他
的命的。背地里,弟兄们都叫他“该死的犹太鬼”。
索贝尔对连里的军官也是这么狠。在体能训练上,对军官的要
求与士兵们的一样;但是训练结束时,士兵们听到“解散”的口令
就可以回到铺位上去,军官们却不能,他们得研究野战教范,然后
参加考试--凡是索贝尔布置过的内容都得考。温特斯回忆说,在
他开的军官会议上,“他总是一个人说了算,没有商量的余地。他
不是像平常人说话,而总是抬高嗓门,沙着喉咙吼叫,十分刺耳。
”军官们给他起了个外号“黑天鹅”。
索贝尔没有朋友。在军官俱乐部里,军官们总是躲着他。没有
人和他一起外出游玩,谁也不愿和他在一起。E连里,没有哪一位对
他的过去有丝毫了解,也没人想打听。要说跟他熟些的,那也有几
个;最熟的是威廉。埃文斯军士长,他俩有时勾结在一起,在弟兄
中制造摩擦,拉一个,打一个。
凡是在军队里呆过的都见识过这种人。这种人在无关紧要的问
题上吹毛求疵,是小鸡肚肠。索贝尔就是个典型。保罗。富塞尔在
其著作《战争时期》中,对“小鸡肚肠”行为下过很好的定义:“
它指的是毫无必要的情况下把军事生活变得糟糕;强者总是找弱者
的小麻烦;公开为名利地位吵吵闹闹;把病态的残忍说成是执行必
要的纪律;经常炫耀往日的成绩;对规章制度不看精神实质而一味
强调机械执行。之所以不称之为'马牛肚肠'、'大象肚肠',是因为
它只关注无关紧要的小事,把琐事当大事。”
对弟兄们,索贝尔讲绝对权威,而温特斯却赢得了尊敬,因而
,他们两位注定要发生对抗。没有谁直接这样说,而且,并非每个
弟兄都意识到他俩之间的问题,再说,温特斯也并不希望这样。但
是,他俩却的确在领导问题上较着劲。
索贝尔对温特斯的反感是从在托阿科营地的第一周开始的。那
天,温特斯带着全连练军体操。他站在台子上,示范着,“想帮这
些弟兄一把,使他们能够通过。这些弟兄都很灵,专心致志地看着
我做。”辛克上校正好路过,便停下来看。等他们练完,辛克走到
温特斯面前,问,“少尉,这个连军体操练过几次了?”
“三次了,长官。”温特斯答到。
“非常感谢。”辛克说。几天后,在没有征求索贝尔意见的情
况下,辛克把温特斯提为中尉。在索贝尔看来,温特斯那天是出了
风头。于是,索贝尔就总是把检查厕所卫生和伙房值日一类的脏活
交给这位排长干。
保罗。富塞尔写道,“小鸡肚肠的表现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因
为它与赢得战争胜利毫无关联。”温特斯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至
少索贝尔所做的有些事情--如果撇开方法不谈--还是必要的。
如果E连能够比其他连队跑得再远些,跑得再快些;如果E连能够在
阅兵场上多呆些时间;如果刺杀训练时总有“日本鬼子来抓你了”
等话语的激励,那么,E连就会比其他连队更好。
温特斯反对索贝尔的,除了只关注小事和武断的方法外,还有
缺乏判断力。索贝尔既没有常识又没有军事经验。他连地图都看不
懂。野外演习时,他常常问他的副手,“赫斯特,我们到哪里了?
”赫斯特总是在地图上指给他看,同时又不使他丢面子,说,“谁
都知道这是哪里。”
索贝尔往往不经思考也不和别人商量就拿主意,因而常常出错
。在托科阿,有一天夜里,E连到树林里演习。预定的任务是打防御
战,呆在指定位置,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地带。温特斯回忆说,“一
点也不难,容易得很。只是把队伍疏散开,进入各人的位置,要求
大家别出声就是了。我们等啊,等啊,等啊。突然,一阵风刮起,
树叶哗哗作响。索贝尔跳起身,大喊,'敌人来了!敌人来了!'天
哪!要真是打仗,整个连队不就完蛋了嘛。我当时就想,'可不能和
这个家伙一齐上战场!他可是一点儿常识都没有啊!' “
温特斯承认索贝尔“信奉严格的组织纪律,把E连整得很棒。无
论什么时候看E连,弟兄们个个都精神抖擞;无论执行什么任务,我
们都是名列前茅”。二等兵雷德说索贝尔,“他把我们的平民习气
连同尊严剥得干干净净,但却使我们成了出色的士兵。”在温特斯
看来,问题在于索贝尔看不见“队伍里不安和鄙视的情绪在滋长。
带兵有言教和身教两种方法,索贝尔用的是前者”。
在为写作本书而进行的采访过程中,我问每个E连成员:E连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