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兄弟连_[美]斯蒂芬·E·安布罗斯【完结】(63)

  力掩护下的进攻,撤退,最重要的是高超的步枪、机枪和迫击炮的

  射击技艺。”

  值得说的还有很多。例如,E连的战士们身强体健是一个必备条

  件。他们释放的能量比打完一场15局重量级拳王赛的拳击手还要多

  ,他们释放的能量要比连续打完三场橄榄球比赛的运动员还要多。

  E连的通讯系统也值得一提,无线电信息、信使和手势信号都得到有

  效运用。交互式前进与撤退展示了他们在托科阿进行的训练内容,

  而且严格按照教科书的方式完成。伤病员的疏散与撤离同样完成得

  从容而高资效。与英军炮兵之间的协同合作也相当出色。

  温特斯的表现同样相当出色。他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英明决定,

  有时是出于本能,有时是经过深思熟虑。最英明的决定就是认为进

  攻是其惟一的选择。他展示的不仅是智慧还有领导才能。“跟我来

  ”是他的准则。他亲自打死的德军以及他所冒的险比其他任何人都

  要多。

  但是尽管506团的E连非常杰出,陆军中也没有别的轻步兵连能

  够比得上它,但是对战场上的恐怖杀手--现代炮兵,它却无能为

  力。E连必须越过大堤才能返回营地。它不能呆在空旷地带遭受轰击

  。但是要穿越大堤,E连会将自己暴露给已经瞄准好的德国炮兵。在

  经历几分钟的恐怖轰炸之后,E连的伤亡就超过了白天早些时候与德

  军步枪手们交战时的伤亡。

  “炮兵是可怕的东西。”韦伯斯特说道,“上帝啊,我恨它。

  ”

  101空降师公共关系办公室广泛宣传了这次行动,用典型的战时

  套话说道:“温特斯的命令不得不是而且确实是打刺刀冲锋战。由

  于这一勇敢的命令,党卫军的两个连遭到惨重打击,找不到任何机

  会发动原定在此时发动的进攻,被迫撤退。”

  就德军363师当天拂晓在奥菲犹斯登向506团的左翼发起的主要

  进攻而言,大堤上发生的小规模行动恐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德军

  党卫军的两个连毫无阻碍地占领了大堤南侧的话,那么他们将会在

  辛克上校将注意力集中在奥菲犹斯登的时候,袭击团指挥所。

  辛克很是满意。他签署了将军令,嘉奖E连1排在战斗中的勇敢

  精神。在描述了刺刀冲锋战之后,他写道:“通过这次对数量上占

  优势的敌军发起勇敢进攻和灵活运用战术,该排给敌人造成惨重伤

  亡,并且挫败了敌人从后翼攻击营指挥所的企图。”

  刺刀冲锋战几天之后,辛克上校来看望温特斯。“让你带一个

  营你觉得怎么样?”他问道,暗示他正在考虑让温特斯接任2营副营

  长。(奥里弗。霍顿少校在10月5日的奥菲犹斯登战斗中牺牲了。)

  温特斯今年26岁,任上尉和连长才三个月,他深吸了一口气,

  回答道:“报告长官,我知道在战场上我能率领一个营。作战我并

  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行政管理,我从未有过行政管理的经验。”

  “不用担心,”辛克安慰他道,“这一块我会担持的。”10月

  9日,他任命温特斯为2营副营长。

  接替温特斯任E连连长的人并不称职。他来自另外一个营。二等

  兵拉尔夫。斯塔福德这样挖苦道:“他真的搞得一团糟。他不但不

  知道怎么做,而且也不想学着去做。他卧床睡觉,从不巡查,坐享

  其成。”不久他就被撤换。

  其他来接替的军官也不合格。克里斯坦森说起其中一个,“犹

  豫不决是他的中间名。……打仗的时候他的头脑完全没有方向,而

  且死脑筋。倒是我们排里的这些军士们取而代之,把活儿给干了;

  他倒是从来不抱怨,因为他知道在压力下他指挥起来力不从心。”

  关于在奴南战斗中的一个排长的情况,韦伯斯特写道:“激战

  中我从未见到他的人影。他从未上过前线。他未能履行自己的责任

  ;排里的老战士从来没有原谅过他。因为作为士兵,如果在关键时

  刻失职已经很是糟糕,但是作为一名指挥,应该身先士卒,如果失

  职则是不可原谅的。”

  马拉其讲述道:“在战斗中,瓜奈若严厉批评了一位逃避危险

  的军官,告诉他应该率领全排战士……人们后来在一个医护站看见

  了这位军官,手被子弹击穿,被怀疑是其自己所为。”

  军官是新的,新战士又没有达到原来托科阿营地训练标准,加

  上不断受到敌人炮火的轰击,以及夜间侦察的危险,所有这些都让

  E连付出了代价。这些情况使得局势恶化。

  根据保罗。富塞尔的观点,一个战斗员要经历两个理性化认知

  阶段--一是危险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二是如果我不加小心,

  危险就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另外还要经历一个“精确判断阶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