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士官教官。红灯亮起来后,他高声喊道:“起立,挂钩!”大
家都把自己主伞包背后的引张索钩到座舱上方中间的拉伞钢缆上。
“设备检查情况报告!”跳伞长大声下达命令。
“12号检查完毕!”“11号检查完毕!”报告依次进行,直到
1号。
“靠拢,站到门前面去!”
第一个人走到打开的舱门口。给每个人下达的指令都是两眼平
视,不要向下看,这显然是从心理因素来考虑的。此外还要求大家
把双手放在门的外侧,绝对不要放在内侧。手放在门外侧之后,就
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人留在飞机上了。只要轻轻一碰,甚至连感觉到
后面的人要走上来,都足以使他脱离飞机。正如戈登说的,如果他
把手放在门的内侧来稳定一下情绪,“如果他不想跳,后面有12个
人也别想把他推出去。这就是恐惧的力量。”跳伞长一旦发现有人
把手放在门的内侧,就会把这个人拽回来,让别人先跳。
根据戈登的说法,大多数人“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到了即使不
带降落伞,也敢往下跳的程度。第506团总共有94%的人考核合格,
创下了一个到现在还没有被打破的记录。第一次是一个一个地跳。
只要谁到了门边上,腿上被跳伞长轻轻拍一下,他就往外跳。”
“我慢慢地走到门口,纵身跳进让人惊心动魄的广阔空间。”
韦伯斯特回忆说,“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儿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钩在拉伞钢缆上的引张索把主伞包的背后盖拽掉,系在伞顶的分
离索把伞衣从背包中拉出,接着人就离开了飞机。突然产生的气流
使降落伞立即张开,跳伞者可以感觉到张伞时的剧烈震动。
“从这时候开始,跳伞就很有趣了。我飘浮着向下落,不断地
摆动,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做来回打晃。我很高兴地四下张望,
只见天上飘着许多意气风发的伞兵,相互大声呼喊着。”
站在打开的机舱门口,显然是一种考验。那些以前在训练中表
现出色的、那些后来像普通步兵一样英勇作战而获得军功章的,都
可能会愣在那里发怵。有时候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这个机会不是
在别人都跳下去之后,就是在第二天。通常,一个人只要发怵过一
次,就绝对不会再跳了。
E连就有两个人发过怵,死活不肯往下跳。其中一个是二等兵乔
。拉米雷斯。他被推到机舱的尾部。可是等大家都跳下去之后,他
又对跳伞长说他愿意跳。飞机继续在空中盘旋。这一次他跳了下去
。正如二等兵罗德。施特罗说的:“比起第一轮就往下跳,这需要
更大的勇气。”
当天下午,E连又跳了第二次。这一次还是一个一个地跳。接下
去的一次就是密集跳伞。一组12个人来到门口之后,跳伞长大声下
达了一连串“走!走!走!”的口令。使他感到惊讶的是,每个组
都是在6秒钟之内就跳出去了。卡森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我已经
到了跳伞狂的地步,因为我在地面的时候总是想到跳伞的时候那股
刺激劲,于是还想再跳它几次。我一想到张伞时那猛然的一拽,我
就情不自禁地大声喊叫。”
第四跳安排在圣诞前夕。圣诞节全连放假一天,还吃了一顿丰
盛的火鸡宴。连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第一次不在家过圣诞。卡森写
道:“一点也不像过圣诞节,既没有雪,也没有树,更没有礼物,
妈妈和爸爸也不在。”
12月26日进行了最后一跳。每个人都获得一个证书,证明他“
从即日起已经具备了作为合格伞兵的资格”。接下来就是最令人自
豪的时刻--佩戴银翼徽章。为了这一时刻,他们进行了半年的艰
苦训练。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是E连的每个成员,也是506团的每
个成员终身难忘的时刻。
辛克上校举行了一次全团分列式阅兵。之后,他把所有的人都
集合起来,自己站在一个高台上宣读当天的命令(后来每个人都得
到一份打印件)。“你们现在已经是我们团的成员了。”辛克宣布
说:“这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团之一,当然在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
。”他说要给他们放10天假去探亲,并提醒他们说,“有些事情希
望你们能做到--不仅是休假的时候要做到,而且要成为一种信念
去指导你们的人生。”他要求他们走路要昂首挺胸,要有军人姿态
,注意个人仪表,还要记住“我们的战斗口号和格言'科拉希',意
思是'独立作战'。我们共同独立作战。”
他命令士兵们“别被投进监狱”,然后就让他们解散了。他们
离开的时候,个个都佩戴着银翼徽章,穿着擦得铮亮的靴子,裤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