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_陈清贫【完结】(28)

  1955年秋初步建成时,就把毛岸英烈士的墓地由大榆洞迁来安葬于此地。白色

  圆形的墓前竖有墓碑,正面为“毛岸英同志之墓”,背面刻有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

  会题写的碑文,全文是:“毛岸英烈士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

  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

  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为了使扫墓“不惊动”朝方,任荣和乔晓光大使商定并征得刘松林的同意后决

  定,刘松林姐妹及大使馆都不献花圈;大使馆派两辆车和一名女秘书陪同,由任荣

  带领前往桧仓郡。

  从平壤出发,两个多小时后到达桧仓郡西北山坡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任荣带领刘松林和邵华在前,陪同人员紧随其后,沿陵园拾级而上,穿过由郭

  沫若题写的“浩气长存”的牌楼,来到纪念碑前向所有的志愿军烈士默哀致敬。然

  后,走到耸立着志愿军烈士铜像的广场,登到最高处的志愿军烈士群墓前。任荣指

  着群墓前面的一座白色圆形墓说:“这就是毛岸英烈士的墓。”刘松林和邵华眼泪

  立刻夺眶而出,急奔过去,双双跪在墓前,双手抚摸着墓碑放声痛哭。“岸英,我

  来看你来了,代表父亲来看你来了。这么多年才来看你,来晚了……”

  刘松林哭得撕心裂肺,泣不成声,极度的悲伤使她几次差点晕倒,她要把埋藏

  在心底对岸英深沉的爱和思念,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全部倾泻在墓前。又过了许久,

  任荣怕她俩哭坏了身子,就和两位女陪同人员把仍痛哭不止的刘松林姐妹连拉带劝

  地搀扶起来,沿着毛岸英的墓缓缓绕行一圈。

  离开墓地时,刘松林边抽泣边在毛岸英墓旁的地上捧了一把土,用手绢包起来,

  紧紧地握在手里。大家一起再次向毛岸英烈士墓三鞠躬,作最后的告别。姐妹俩一

  步一回头地缓慢挪动着脚步,刘松林望着毛岸英烈士的墓,喃喃地说:“再见了,

  岸英。安息吧,岸英,你永远活在我心里。”最后任荣带她们围着整个陵墓缓慢绕

  行一周,向安葬在这里的全体志愿军烈士表示深切的悼念……

  回国后,任荣随即将刘松林和邵华赴朝鲜扫墓的情况向罗瑞卿作了汇报。罗瑞

  卿称赞任务完成得很圆满。沈同也向毛主席汇报了朝鲜扫墓的情况,主席听了很高

  兴,并对沈同说:“岸英牺牲8 年了,思齐年纪也不小了,再一个人单过下去也不

  是个事,应该再找个志同道合的人,组成幸福家庭,我们就帮助她找吧。”

  据悉,刘松林再婚后又多次去朝鲜扫墓……

  (二十二)

  讲完刘松林的故事,我们中方的导游林洪杰先生(丹东中国国际旅行社国家旅

  游局特许经营赴朝边境游总领队)沉默了,他目无表情地目视着面前呈丁字型格局

  的大街,不再多说一句话。接着,他干脆在临街的那条最高的台阶上坐了下来。

  我和焦国梁对视了一眼,径直走了过去,一左一右地坐在了林洪杰的身边。见

  状,金英美两边看了看她自己带的团队,见他们的中方导游正带着团员向烈士塔里

  面走去,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轻轻地走了过来。

  我默默地看了她一眼,见她有坐下来的意思,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从国内带过

  来的旅游宣传单,一言不发铺在了旁边的石阶上。

  金英美冲我微微地笑了一下,口里说:“谢谢你,清贫先生。”然后敛裙坐在

  了我的旁边。众人各怀心事,有几分钟的时间大家谁都不说话,只静静地注视着眼

  前。此时,那两条繁华的大街上依然人来人往,虽然车辆并不太多,但对往的行人

  却依然川流不息……

  感觉上又过了好几分钟,林导才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顾自说道:“前两次带

  团到这里,也有朋友心里很难过,甚至开始质疑当年抗美援朝的必要性。但我今天

  要重复说的是,有必要,完全有必要!虽然,现在大家经历的情形,有些让我们这

  些后来的中国人寒心……”

  是的,我自己也一直这么认为,当年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这场战争实在是留给了后来的中国人太多享用不尽的财富。

  ——整整50年前,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举将十六个国家的联军击败在邻国

  的土地上,以无可争议的胜利宣布了自己的强大,彻底夺回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

  界上应有位置。如果说建国前的国内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战,那么朝鲜

  战争便是新中国不折不扣的“立国之战。”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包括毛泽东自己也没有想到,抗美援

  朝竟取得那么多那么大的胜利,一百多年来犹如一盘散沙的中国人面对强敌焕发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