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惊慌不安的情绪弥漫了整个美国,其他所有幸存的自由国家亦复如此。美国人怀着沉重的心情暗自忖度:为了沉迷于一种慷慨又无望的感情而枉费自己非常有限的资源,是否合适?他们不是应当尽心竭力、爱护每一件武器,以补救他们自己的疏于备战吗?要撇开这些令人信服的、以事实为根据的论点,就需要有非常正确的判断。那位贤明的总统和他的重要官员与高级顾问,即便面临第三届总统大选,也从未对我们的命运和意志失去信心,英国对他们实在感激不尽。
英国人民具有那种既乐观又沉着的气质,我能表现它是一种光荣,有了这种气质就可挽回颓局。我们英国人,在战前的岁月里曾陷入极端和平主义而又缺乏远见,他们沉迷于政党政治的角逐;他们疏于防备,却又漫不经心地涉猎于欧洲事务的中心,现在他们面对着一项任务:要同时清算他们过去的善良心意和疏忽的安排了。他们一点也不感到沮丧。他们藐视那些欧洲的征服者。看来,他们宁愿血染他们的英伦本土,也不愿投降。这在历史上会写下光荣的一页的。这一类故事过去有的是,雅典人曾经被斯巴达所征服。迦太基人曾经独力抗击过罗马。在过去的史册上不乏这样的记载——还有好多悲剧根本没有记载或被人们永远遗忘:有些英勇、自豪和遇事达观的国家,甚或整个民族遭到消灭,留下来的只是他们的名字,有的甚至连名字也失传了。
我们岛国的地位有其独特的军事技术上的有利条件,了解这一点的英国人并不多,而外国人则更少;甚至在战前那些举棋不定的年代里,怎样在海防以及后来在空防上保持重要设施这一点,也不是人们普遍认识得到的。不列颠人在英格兰土地上看到敌人的营火,已经是将近一千年以前的事了。
在不列颠抗战的高潮时,每一个人都表现得很沉着,宁愿豁出自己的性命去决一死战。这就是我们的心情,全世界无论是敌是友都逐渐认清了这一点。这种心情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只有用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 ※ ※
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6月间我们最大的危机之一是:我们把我们最后的后备部队也调到法国参加法军劳而无功的抵抗,同时,我空军实力又由于出击或向大陆转移而逐渐遭到削弱。如果希特勒具有过人的智慧,他就会放慢进攻法国战线的速度,或者在敦刻尔克之后在塞纳河一线停三四个星期,同时,进行侵略英国的准备。这样,他就有很大的选择的余地,使我们左右为难:或者抛弃法国,让它去受苦;或者为了我们将来的生存耗尽我们最后的资源。我们愈鼓动法国打下去,我们对它承担的支援义务就愈大,防卫英国的一切准备工作就愈加困难,尤其是更难保住有关英国生死存亡的二十五个战斗机中队。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寸步不让的,但是,如果拒绝的话,便一定会引起我们正在挣扎博斗的盟国的无比愤慨,毒害我们的一切关系。我们的一些高级司令官在谈到我们当前新的大大简单化了的局面时,甚至表现出一种实际的宽慰态度。正如伦敦的一个军人俱乐部的一名侍者对一个垂头丧气的会员说,“不管怎样说,先生,我们已经参加了这场决赛,而且就在咱们自家的运动场上决赛咧!”
※ ※ ※
即便是在今天,德国最高统帅部也未曾低估我们的实力。
齐亚诺说,在1940年7月7日他在柏林拜会希特勒时曾和冯·凯特尔将军作过一次长谈。凯特尔同希特勒一样,向他谈到进攻英国的问题。他一再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作出肯定的决定。他认为登陆是可能的,但又考虑到这是一场“极其困难的战斗,必须要非常谨慎,因为能够得到的有关这个岛国的军事准备工作和沿海防御工事的情报少得可怜,而且也很不可靠”。①对大不列颠的飞机场、工厂、主要交通枢纽进行大规模的空袭,看来还容易做到,而且也有必要,但是也应该考虑到,英国空军的战斗力极强。凯特尔估计,英国人准备用于防御和反攻的飞机约有一千五百架。他承认,英国空军最近大大加强了攻击行动。执行轰炸任务时准确异常,而且出动的机群一次就达八十架之多,然而,英国却非常缺少飞行员,而目前袭击德国城市的那一批飞行员,又不能由那些完全未受过训练的新飞行员来替换。凯特尔极力主张进攻直布罗陀,以便瓦解英帝国体系。至于战争要持续多久,凯特尔和希特勒都没有提过。只有希姆莱偶然说过,战争应该在10月初结束。
①齐亚诺:《外交文件》第378页。
齐亚诺的报告就是如此。他也曾根据“墨索里尼的好意”向希特勒提出派陆军十个师和三十个空军中队,参加侵略活动。陆军被婉言谢绝了。派去了几个空军中队,但是成绩不佳,这一点下面就要谈到。
7月19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了一篇得意洋洋的演说,预言我很快就会到加拿大去避难,接着提出他所谓的“和平建议”。下面是其中的一些有力的辞句:
在这个时刻,我扪心自问,我觉得我有责任再次向大不列颠以及其他国家呼吁,希望它们诉诸理智和常识。我认为我自己有发出这种呼吁的地位,因为我并不是乞求恩赐的败军之将,而是胜利者,是在代表理智说话。我觉得没有理由使战争继续下去。一想到战争造成的创伤,我便感到悲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