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相反,你如果查阅1941年12月1日澳大利亚政府报告第一次新加坡会议的电报,即可看到以下的电文,不幸而言中了:
“代表团所作出的总的结论是,在远东缺乏一支主力舰队的情况下,目前这一地区所能用来保卫马来亚的兵力和配备,完全不足以应付日军的大举进犯。”
3.联合王国三军参谋长部署了以下的兵力:
(1)认为保卫马来亚所必需的陆军。
(2)供应(1)项部队的全部配备。
(3)对马来亚“保证相当程度的安全”所必需的空军。
4.对于这一地区,我们已在陆军、空军以及物资方面贡献了我们所能尽的力量,并且一贯要求加强所有的防卫工作,但是现已存在着某种安于现状的想法,根据日军迅速的进展,这是不对头的。我在[12月5日]电报里说事态堪虑,原因就在于此。……
6.远在1937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得到过保证说,联合王国的目的在于使新加坡成为攻不破的要塞。当1933年帝国国防委员会视察新加坡防务的时候,[澳大利亚]高级专员曾经指出了新加坡失陷或者主力舰队无法使用时所将引起的严重后果。他声称,归根结底,澳大利亚的整个国内防卫体系是以新加坡的完整和主力舰队在此驻防为基础的。他补充说,如果这一点没有相当的把握,澳大利亚考虑到海军防御入侵力量的不可靠,将不得不筹划更为强大的陆军和空军,以抵挡这样的危险。我把旧事重提,无非是要把我们所信奉的关于帝国和地方防务的概念切实澄清一下。就我们在太平洋战争中所承担的任务而言,我们所掌握的资源是较少的,这业已影响我们在其他战区进行合作的决策。
7.我对于克里特岛和希腊方面的意见,并不意味着我对你有所责备,我也并不是对任何人下断语,但是不能否认,空军支援的范围并没有按照诺言……我所以向澳大利亚人民坦率地说明这种局势,因为我想最好还是让他们认清事实,不要以为万事大吉,到后来反而会在事实前面感到幻灭。
8.对于联合王国人民所作的卓越的努力,谁也没有像他们澳大利亚的亲戚们怀着那样敬佩的心情。不过,我们对于自己所作出的努力,甚至对于你所认为我们不曾做到的种种事情,都不作任何辩解。如你所知,帝国的各部分处境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而且各有其特殊的问题。……
我有责任充分体谅澳大利亚政府所经历的忧患以及困扰他们的危险,但是我不能不提及澳大利亚各政党,特别是工党,在战前对于防务的疏忽和对姑息政策竟予以强力的支持。
由于这份电报,总结了我所能够采取的立场,应当把它载在这里。
首相致柯廷先生 1942年1月19日
1.谢谢你坦率地陈述意见。我对于战争爆发以前的防务疏忽和绥靖政策这一点,不负任何责任。我曾在野十一年,并在战争开始前六个年头中间,我曾不断提出过警告。另一方面,从1940年5月间出任首相以来,我在决定资源的轻重缓急以及一般分配上,担负了完全的责任。从那个日子起,本岛源源向东接济援军和飞机,发挥了我们最大限度的运输量,利用了所有可能运送飞机和坦克的方法。我认为中东这一战区比起新辟的美、英、荷、澳战区来更为紧迫。我们也必须对俄国履行运送军火的诺言。谁也不能逆料日本的行动,但我确知,一旦日本进攻我们和你们,美国就要参加战争,澳大利亚的安全和最后的胜利是有保证的。
2.必须记住,仅仅在三个月前,即在皇家澳大利亚部队所驻扎的中东,我们面临着隆美尔从西和从北横扫高加索、波斯、叙利亚、伊拉克而来的两面夹攻的威胁。在这样的困境中,各种军事理论都指出了必须集中全力去消灭进犯军的一个方面。我想,在以我们的能力结成最强大的地中海东岸——里海战线的同时,最好把隆美尔搞掉。这条战线远远不是我们的资源所能供应的。后来隆美尔的部队有三分之二被消灭了,昔兰尼加被肃清了,但这仅仅是侥幸的。实在说,在奥金莱克接替坎宁安的时候,胜负还未见分晓。
3.我虽不能保证隆美尔部队的全部消灭,我们至少得到了切实的成功,已使我们摆脱了一个严重的危险,解放了重要的兵力。同时,俄国惊人的、料想不到的抵抗给了我们相当的喘息时间,在地中海东岸——里海前线上可能更好一些。
这样,我们就能够把第十七印度师,不久再把几个别的从前分派在地中海东岸——里海前线上的印度步兵师,连同英国第十八师和第七、第八两个澳大利亚师,还有力量雄厚的飞机和一些装甲部队,都从中东调到远东战区去。我们正在迅速进行。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被隆美尔打败,如果高加索、巴库油井和波斯都遭蹂躏,我们的景况将是何等悲惨。我肯定地认为当日本还处在和平状态的时候,如果把打败隆美尔所需的兵力调到马来半岛去增援,那是会犯错误的。处处图安全,处处不会强大。
4.我们应当感到庆幸,一则因俄国的胜利,二则因我们抵抗隆美尔的巨大成功,三则因美国跟我们同时受到日本的攻击。我们在过去以及将来不得不冒可怕的危险,这种责任应该由一切在职和不在职的、没有认识到纳粹的威胁、没有乘其弱小的时候加以消灭的人们来承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