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_[德]瓦尔特·瓦利蒙特【完结】(128)

  连月来不断向东线调兵遣将,给防御盟军登陆的准备工作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1943 年底下达了禁止西线兵力东调的命令后几乎还没过一个月,后备部队,以及在国内为西线储备的部队和装备又开始源源不断开往东线。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在他1 月21 日的日记中,记述了希特勒的这样一个决定:

  “现将军械库中全部用于西线各师反坦克营的装备..都运往乐线。”

  第二个月,后备部队的最后3 个机动团,在即将扩建成师之前,也被调往东线。2 月底,驻挪威的1 个师(第214 步兵师)也奉命开赴东线。3 月,希特勒在东线南段毁灭性态势的重压下——这是他对早已无力坚守的防线死抱住不放的一贯作法所造成的结果——将维持东西两线关系的一切原则抛到九霄云外。后来,从波兰占领区又调走3 个新组建的师,从丹麦调走1 个,从东南地区调走1 个——这些部队都至少是间接或直接用于防御盟军登陆的。这样,到3 月23 日夜晚,西线在兵力部署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

  约德尔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

  “第326、346、348 自行火炮营和第19 空军野战师调往东线。”

  “西线总司令交出了第349 步兵师。”

  次日,他记下了最后一批,也是最大一批部队的调动:

  “党卫队第2 装甲军急速开往东线。”

  这样,在不久前装甲教导师被调往匈牙利之后,在盟军登陆危险日渐临近的情况下,西线连一个具有完备战斗力和使用价值的装甲师都没有了。

  可以看得出,希特勒的这些决定是经过救天踌躇之后才作出的。他认为,东线被包围在喀尔巴阡山脉北部边缘的第1 装甲集团军,如果得不到这些军队的援助,就不能摆脱包围。这也许是对的。然而,鉴于西线面临着登陆的威胁,最高统帅的这些决定丝毫无助于改变目前的这种困境。希特勒一反常态,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孤注一掷的冒险。但是,对一个对所有战场都要负责的陆军总参谋长来说,也许是绝对不会进行这种冒险的。对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也是如此。然而,如果约德尔不是对东线的战斗情况长期漠不关心,如果不是失职的话,那么他就会以充足的理由,与这种对历尽艰苦建立起来的、并一直缺乏雄厚基础的西线防御体系的破坏行动相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约德尔也肯定没有想到过同他的参谋部商量一下,也没有给他的同僚们提供发表不同意见的时间和机会。他只满足于在午夜刚刚过后,把希特勒的命令传达给国防军指挥参谋部。陆军第一总参谋部军官冯·布特拉尔将军。他也很少与西线总司令部交换自己的看法。对西线的援助,他和他的参谋部完全都是通过电报进行传达的。如3 月24 日,他在电报中询问:“西线是否..已得到第331 步兵师”。

  4 月25 日的电报称:

  “将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师,也尽可能将第3 山地师(从东线)

  调回。将武器、汽车和坦克送往西线。”

  由于以蔡茨勒为首的陆军总参谋部,一直不愿意执行从东线抽调那些支离破碎的部队的命令,使本来就含混不清的命令更加令人费解。

  人们事先并没有估计到,编有两个装备齐全的装甲师的党卫队第2 军、在完成东线任务之后未能立即返回西线。为了在东线南部战场的反突击中将这个军作主力使用,希特勒企图无限期地控制这个军。根据一切迹象表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协助工作。直到6 月12 日,盟军开始登陆几乎已经一周时,希特勒——大概在众人强烈抗议之下——才放弃了这一反突击计划,并命令这个军开回西线。1944 年8 月31 日,他不顾事实真相,对两位将军说道:

  “如果我把党卫第第9 和第10 两个装甲师部署在西线,这件事——指盟军登陆成功——也许根本不会发生。可是,由于有人想在这里搞罪恶的颠覆活动(指7 月20 日),使我们不得不放弃这件事。”

  他这番辩解的前一部分实在令人生疑;而后面的话如果不是出自一个长期思维混乱人之口,就是讲话者对事实有意进行粗暴的歪曲。作为唯一了解内情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竞然对此沉默不语。

  当国防军最高统帅又从统帅部战场为克里木半岛抽调几个营之后——不久因损失惨重又被迫撤回——盟军于5月12日再次对意大利南部的阵地展开进攻,最高统帅置一切原则于不顾,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插手用于抵御盟军登陆的微薄的兵力。如果盟军在安齐奥——内图诺登陆后,便停止进一步对“欧洲要塞”周边地区的进攻——这也正是约德尔的战略设想——那么,盟军现在对罗马的突击,无疑是为了牵制德军从意大利向西级的撤退。然而,由于希特勒顽固坚持“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信念,以及罗马事件使德国威信扫地而在他心中留下的创伤,希特勒此时此刻的作为,却远远背离敌人原来的设想。当他从意大利抽调兵力的企图早已被迫放弃之后,5 月25 日,敌人主突方向的先头部队与从安齐奥方向向罗马南部突击的先头部队汇合。在这场攻势开始后的第一个星期内,希特勒再次把3 个师的兵力从匈牙利和丹麦调往南线,并随后又调去第四个尚未组建完毕的帅。6 月2 日,希特勒命令把一直在西线一个最危险地区担任海岸警戚任务的第19 空军野战师和大量的重型装甲分队,一起运往意大利,从而使他这种听任敌人摆布的战略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