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_[德]瓦尔特·瓦利蒙特【完结】(129)

  德国国防军统帅部根据这些命令——如后所述——一次也没有完全满足凯塞林提出的除了补充足够的后备力量外,还索要不少于5 个战斗力完备的师,及加强其空军的要求。虽然约德尔也认为,要想“减少一些夺取利古里亚海岸所冒的巨大风险”,多增加些力量是很必要的,但他本人并没有参予作出这些决定。在这个方向上,他的参谋部也只能于6 月1 日下达一个关于“加快扩建亚平宁阵地”的命令。

  新近前送的力量也丝毫无助于改变6 月4 日在罗马事件中所遭受的损失。这些部队未起什么作用,反而也毫无例外地被拖入了这永无休止的失败漩涡,被希特勒反复下达的“尽可能少放弃地域”,“在罗马北部和南部重建防线”的命令所吞噬。

  下面再介绍一些关于德国大本营的判断和措施,及其内容关系发展变化,也许对了解盟军登陆前这段时间的情况有所帮助。

  在此期间,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上的所有岛屿和海岸防御都沦为毫无价值的防线。春天,盟军竭尽全力才阻止了希特勒占领达尔马提亚沿岸和利萨岛,以及维斯岛,这些地区都是盟军同铁托进行联系的基地。作为巴尔干问题“专家”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例外地参加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议论形势讨论会。他在会上的主要论点是,德军即使是此次作战取胜,也不能阻止敌人对其他众多岛屿的占领。他的观点却得到了一个很生硬的、但又难以令人服气的回答:“那么您也可以说,要知我明天还要挨饿,今天何必吃饭”。德军大本营所关注的只是在巴尔干半岛范围内的艰苦战斗,而对一个致命威胁却视而不见,这就是铁托部队与红军在多瑙河平原的会师。它给欧洲东南部十分吃紧的千余公里的海防线以致命一击。1944 年5 月,武装党卫队的一支伞兵分队进行的旨在逮捕铁托的“跳马”行动,以及铁托人头的高额悬赏,都是由希特勒决定的,然而两者也只不过是出“剿匪”目的。

  在西地中海,从年初就开始盛传盟军正准备在此登陆,因此亟需加强从里昂湾至热那亚湾的海岸线。可是,最高统帅除了几支后备部队外,只能向这一地域增派几个新建或经补充的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为了为下一步增派兵力打好组织基础,于1944 年4 月底,组建了一个隶属于法国西南部的西线总司令的集团军司令部,后改为G 集团军群司令部,司令为布拉斯科维茨大将,下辖驻比斯开湾沿岸的第1 集团军和法国地中海沿岸的第19 集团军。

  关于丹麦这个原来被视为同西线一样的盟军最有可能实施登陆的地区,在此期间几乎不再为人提起。相反,希特勒却一直没有失去对挪威的极大关注,并不断为其增派兵力和调拨武器。根据希特勒的计划,国防军指挥参谋部要完成一项新的艰巨任务:针对芬兰人退出战争这一情况,要求德军占领阿兰群岛,以便利用这个基地和芬兰湾的苏沙里岛来确保在波罗的海对俄国人实施的封锁。此外,希特勒用尽一切手段,包括停止对芬兰人的武器和粮食援助,试图迫其就范。但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氏和迪特尔大将却认为,从德国方面来说,保持这种“战友情谊”在军事上已没有任何必要,德国无需再为此承受不必要的负担了。希特勒对这一观点的态度,直到了6 月25日迪特尔大将因飞机失事遇难还一直举棋不定。

  在执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与海军总部的关系和合作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海军总司令邓尼茨海军元帅在他在大本营的频繁逗留中,在所有问题上,甚至在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上都代表他一个军种的利益。特别是在潜艇战领域,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沦为一个只履行例行公事的情报收集站。譬如,如果不是希特勒独断专行,那么对侦察或陆上防御都应实施统一领导。

  5 月中旬,对英国的“远距离战斗”的准备工作看来已经就绪。定于6月中旬,从陆地和飞机上发射这种“V—1”型火箭,并辅之以炸弹和远程火炮,对伦敦实施轰击。关于发射时间安排,西线总司令不断收到由希特勒一一确定的具体指示。事实上,6 月15 日发射开始时,也就是盟军登陆开始后10 天左右,一切都已经结束。而1944 年9 月,一种速度更快、体积和威力更大的火箭——“V—2”型火箭已经可以投入使用。

  每况愈下的战争形势,未给大本营的内容关系带来任何影响。然而,却出现了一些相互悻逆的现象。例如,在1944 年1 月30 日,即“民族社会主义党暴动纪念日”,约德尔和蔡茨勒两人在这段形势混乱不堪的日子里,却被提升为大将,并被授予“民族社会主义党金质奖章”。此后,约德尔对希特勒本人的内在责任心大为提高,而且还通过极不寻常的方式让他的副手感觉到这一点。与此同时,蔡茨勒对希特勒在东线实施的丧失全部理智的指挥,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无休止的失败日益反感,对希特勒的“信徒股的忠诚”也与日俱减。在冯·克卢格元帅遇难身亡,以及霍特大将和屈希勒元帅被免职之后,1944 年3 月30 日,长年战斗在东线的高级指挥官曼施泰因和克莱斯特也被希特勒革职,借口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需要一批新人来“指挥”“非机动的固定防御作战”。此事导致希特勒同蔡茨勒发生一场激烈的争论,使希特勒忍无可忍。于是,由豪辛格将军暂时替代了蔡茨勒的职务。(P1019)遭到了希特勒个别亲信的愤怒攻击。因陆军上层军官团内部分裂而形成的鸿沟,这件事暴露得尤为明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