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闪电凶神:曼施坦因_马祥林【完结】(84)

  希特勒仍是不同意投降。他有自己的算盘,他对曼施坦因解释说,不允许投降,“一来即使包围圈中的德军分成几个较小的单位,也还可以抵抗相当长的时间;二来,俄国人根本不会遵守对第6军团投降后所许下的诺言”。

  当希特勒拒绝了曼施坦因允许第6军团投降的请求之后,曼施坦因的头脑中也闪过辞职的念头。早在1942年圣诞节,希特勒拒绝批准他所提出的准许第6军团突围的时候,曼施坦因就起过此念。这个问题一直压迫着他的良心。

  当时曼施坦因的作战处长布西上校,代表集团军司令部全体人员挽留曼施坦因,加之此时辞职有临阵脱逃之嫌,故曼施坦因没有再提。

  事后,布西上校曾向第6军团的工兵指挥官说过:“假使我不是为了部队的缘故,一再请求他留下来不走,他早向希特勒掼了乌纱帽。”他的话很能代表曼施坦因的性格。

  1月24日,德军第6军团的最后日子终于来到了,顿河集团军司令部已经失去与包围圈内的所有联系,尽管曼施坦因守在报话机前喊破了喉咙,也始终听不到保卢斯的回音,回答他的,只是包围圈内隐隐传来苏军巨炮的轰鸣声。

  正在这当口,德军陆军参谋总长柴兹勒尔将军给曼施坦因转来了第6军团发给陆军总部的“绝命之笔”:

  陆军总部于1月24日曾经收到第6军团的无线电报,内

  容全文如下:

  要塞只能再守几天,由于没有补给到达,部队已经疲惫

  不堪,兵器也都不能移动。最后一个机场的丧失,补给完全

  断绝。已经没有据点可以继续执行死守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苏

  军早已透入很多地点,整个地区因为人员全部阵亡而丧失,尽

  管士兵和军官的英勇仍未稍减。为了作最后的一击起见,应

  该命令各单位分组向西南突围。有一部分人员将可透出,而

  可在敌人后方造成混乱。若不采取行动,则无异于使所有的

  人员同归于尽,或是被俘,或是死于饥寒。我建议飞出少数

  人员(军官和士兵都在内),当作未来作战中的专门人才使用。

  适当的命令也应立即颁发,因为着陆的设备不会存在太久。请

  列举姓名,当然不包括我在内。

  保卢斯

  本部已给第6军团下述的答复:

  “来函敬悉。经再度呈秉之后,元首已作了下述的指示:

  1.关于突围方面,元首保留最后决定权。必要时再请求。

  2.关于人员的飞出方面,元首在面前不拟考虑。请派员

  来此间再作陈述。我将带他去见元首。

  参谋总长 柴兹勒尔

  1943年l月31日,刚刚升任德国陆军元帅军衔的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和其军团部人员都作了俘虏。2月1日,当第11军的残部也在城北投降的时候,斯大林格勒的战斗终于结束了。

  被围的30多万部队(包括德军、罗马尼亚军队以及其他轴心国国家的军队),落在苏军手中的俘虏有9万多人,除了德国空军事先陆续救出的3万余伤患人员,其余全部死亡。而被俘虏的9万人,能够熬过俄国寒冷的冬天而活到战后的,不过是几千人而已。

  没等斯大林格勒战场上的硝烟散尽,各地告急的电报,雪片也似地飞向德军最高统帅部。希特勒为了应付当前的危机,特地派了一架联络飞机,于1943年2月6日接曼施坦因到元首大本营去与希特勒亲自会晤。

  到机场去迎接信使的时候,曼施坦因不住地猜度,希特勒可能是受了其侍卫长希孟德将军的影响,才会有今天的这番召见。希孟德将军于1942年11月底访问过顿河集团军司令部,曼施坦因趁机对他讲了自己对指导战争的看法。

  看得出,希特勒在这次会晤中,也没有完全从斯大林格勒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他故作沉痛地对曼施坦因说:

  “我对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失利应单独负责!我也许可以责备戈林,怪他对空军实力作出了夸大的估计,但是他已经被指定为我的继承人,所以我们不能把斯大林格勒的责任加在他的身上。”

  这一次希特勒居然肯勇于负责,而不去寻找一个替罪羊,总算是难能可贵的。

  在希特勒表白了对斯大林格勒所负责任之后,似乎使曼施坦因很受感动,觉得希特勒还有一些骑士风度。

  在希特勒征询曼施坦因对东部战局意见的时候,曼施坦因坦白地对希特勒谈了自己的两点看法。他的主要目的有两条,其一,说服希特勒同意,放弃顿聂兹盆地。其二,还是最高指挥权的问题老调重弹。

  自从原来的陆军总司令布劳齐特希被免职之后,希特勒就一直自己兼任陆军总司令。这也是德国陆军高级将领时常探讨的一个问题。在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之后,军界对希特勒的所作所为颇有微词,认为悲剧的发生,就是希特勒这种领导方式的后果。

  曼施坦因了解他的元首,知道希特勒肯定不会放弃手中已经取得的权力,便委婉地提出了一个既不影响他威望,而又获得他满意的方案,这就是建议希特勒任命一个真正的参谋总长,他应该完全信任他,并给他以适当的权威和责任。

  希特勒对曼施坦因所提的军事领导权问题,明确地表示了异议。希特勒列举了过去的军政部长勃洛姆堡以及陆军总司令、前几任参谋总长等等,是如何令他失望。接着希特勒又坦白地宣称,他不可能让任何人位于戈林的位置之上,因为戈林决不肯接受任何参谋总长的领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