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商社会生活史_宋镇豪【完结】(163)

  《墨子·七患》云:“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罹)凶饿甚矣。”故史传禹有治水潦十三年过家门不入之说,商汤有以身祷请雨之举。《帝王世纪》称夏未桀时“灾异并见,雨日斗射”,雨水失调也是夏代国家倾覆的一个重要外因。

  甲骨文中记商王田猎出行、战争、祭祖,以及年成丰稔等等,每关注于雨情。如:

  乙卯贞,侑岁于祖乙,不雨。(《屯南》761)

  甲寅贞,在外有祸,雨。(同上550)

  今日辛王其田,湄日亡灾,不雨。(《合集》29093)

  贞不雨,惟兹商有乍祸。(同上776)

  贞雨不正辰,惟年祸。(同上24933)在外遇雨,不利于行,犹《周易·夹卦》云:“君子■■独行,遇雨若濡,有愠”,外出遭雨淋得一身湿,总是扫兴的。或记商邑不雨,为旱象起祸之征。《周易·小畜》亦有云:“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是旱灾之兆。雨不正辰,似言雨不时,《左传·昭公元年》:“雪霜风雨之不时”,孔疏:“雨不下而霖不止,是雨不时也,据其苗稼生死则为水与旱也。”商人亦担心雨水失调给农业收成带来祸殃。

  商代人十分注意雨情雨量变化,甲骨文有言“大雨”、“小雨”、“雨小”、“雨少”、“少雨”、“多雨”、“疾雨”、“雨疾”、“雨不疾”、“从(纵)雨”、“延雨”、“■(退)雨”、“去雨”等等。又有记来雨之方向,如云:“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合集》12870)此乃反映了当时官方的气象观察和预测。因雨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故有祭雨之礼。商代的祭雨,大略有三类,一类是直接向雨神致祭,如:

  庚子卜,燎雨。(《安明》2508)

  燎于云雨。(《屯南》770)

  燎大雨。(《合集》34279)

  王其又于滴,在右石燎有雨。(同28180)

  祭仪主要为烧燎祭,盖取烟气升腾可贯于上。云能致雨,或又与云神同祭。这类祭雨比较直观,原始意味很浓。

  另两类重在社会功利目的。一类是在雨水盛多易构涝积灾之际,有去雨、退雨、宁雨之祭:

  甲申卜,去雨于河。(《屯南》679)

  □申卜,其去雨于■望利。(《安明》1835)

  昃侑退雨。(《美国》288)

  贞王■退雨。(《合集》24757)

  其宁雨于方。(同上32992)

  宁雨于土。(同上34088)

  宁雨□岳、梖。(同上14482)

  宁雨于兕。(《屯南》744)

  于上甲宁雨。(《屯南》1053)这类祭祀的目的,是求降雨减弱消退或停息,但所祭对象一般并非直接为雨神,而是方神、土地山川动植物神或商族祖先神等,其宗教性质的背景当同如上述宁风之祭。具体祭法不详,未见用燎祭,殆处于降雨中,不能烧薪之故①。还有一类就是雨水少缺失调或旱情严重下的求雨之祭,困于危急,灾害波及的社会面大,故祭礼繁杂而隆,耗费的物力人力也不小。如:

  癸已卜,其求雨于东。

  于南方求雨。(《安明》2481)

  庚午卜,其侑于洹,有雨。(同上1725)

  壬午卜,于河求雨,燎。(《合集》12853)

  既川燎,有雨。(同上28180)

  癸已贞,其燎十山,雨。(《同上33233)

  其燎二山,有大雨。(同上30454)

  壬午卜,求雨燎■。(同上30457)

  丁酉卜,扶,燎山羊■豕,雨。(同上20980)

  己卯卜,燎岳,雨。

  癸未卜,燎十山■,雨。(《美国》127)

  王其侑酒于右宗■,有大雨。(《甲》1259)

  辛已贞,雨不既,其燎于毫土(一释蒿土,即郊社)。

  辛已贞,雨不既,其燎于兕。(《屯南》1105)

  王侑岁于帝五臣正,惟亡雨。

  □□■侑于帝五臣,有大雨。(《粹》13)

  于帝臣,有雨。(《甲》779)

  其求■,有大雨。(《合集》30319)

  戊寅卜,巫又伐,今夕雨。(《北美》10)

  求雨于上甲,■。(《合集》672)

  三示,求雨。(同上21082)

  于大乙求雨。(《英》1757)

  高妣燎惟羊,有大雨。(《合集》27499)

  弜求于伊尹,亡雨。(《宁》1.114)

  求雨的对象大致也为四方神、山川土地神、帝臣、气候神、先王先姚先臣等,且其神格和方位地望所在有确指,显示了泛神性和大范围社会性的一面,一则表明了商代神统领域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领属关系,同时也说明旱情波及面广,常引起社会总体量的焦虑,求雨之祭每成为社会整体动作。别辞有云:“惟乙酒,有大雨。惟丙酒,有大雨。惟丁酒,有大雨。”(《合集》782)知这类求雨之祭常连天累日举行,反映了人们冀望下雨的迫切心情。对用牲的种类、毛色和大小也颇注重,如:“……河,沈三牛燎三牛卯五牛。王占曰:丁其雨。九日丁酉允雨。”(《合集》12948)“求雨,惟黑羊用,有大雨。”(同上30022)“惟白羊,有大雨。”(《粹》786)“惟小■,有大雨。”(同上78S)求雨的祭仪,除上述辞例中所见侑、燎、岁、伐、酒、沈、卯等常见的几种外,还有三种较具特色的祭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