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远行携带橐囊的方式,最早有以额部负物者。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一成年女性,头骨额部有一道延及两耳际的浅槽,据说即是生前经常以额负物所致②。商代人似也有这种负物方式,甲骨文系字作■③,殆其形写照。又有头顶负物行者,竞字金文作■,甲骨文作■④,为头顶负器形。甲骨文又有■⑤,是手提行囊形。金文还有一字作■,甲骨文写作■、■⑥,则为背驮囊橐出行形。
总之,徒步是最原始最流行的交通方式,古人每以棒类手杖或长兵器为徒步中的交通工具,远行时携带的行囊,有额负、头顶、手提、背驮等,不拘一式,要以随时取其便当省力而已。
二 过河和用舟
(一)过河方式与渡津之设
远行外出,大大开拓了人们交通地理的视野,久之,人们相继发明了许多不同的交通工具。《列子·汤问》云“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人们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上的有所作为,乃创造出利于不同地貌的交通工具。《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是对古代几种主要交通工具性能的总结。
舟楫的发明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传说舟揖的发明者是黄帝①、黄帝臣共鼓或货狄②、尧工官巧垂③、帝俊时人番禺④等等,未必属实,但《淮南子·汜论训》说的“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箭木方版以为舟航”,《说山训》说的“古人见心领神会窾木浮而知舟”,是有深刻道理的。《易·系辞下》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独木舟的出现,是造船技术改进的初级形态。
楫是船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上的7000年前的木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楫,残长63厘米,用一根整木剡出柄和桨叶,翼宽12.2厘米,做工细致,还刻有线型图案⑤。此外钱山漾遗址也发现过一支5000年前的楫,用青冈木制成,柄长86厘米,翼长96.5、宽19厘米⑥。目前所见最早的舟,是胶东荣成县毛子沟出土的商周之际的独木舟,舟长3.9米,舟身平面近长方形,底纵剖面呈弧形,是用一段原木刳成,有三舱。舟前翘后重,舱壁外鼓,设计结构合理,已脱离了独木舟的最原始形态①。这是沿海地区古代居民从事近海或江湖交通的考古实物资料。
在中原地区,夏代有舟当无问题。《今本竹书纪年》载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论语·宪问》云:“■荡舟”;《皋陶谟》云:“无若丹朱傲,……罔水行舟”。闻一多先生指出,浇、■、丹朱傲系同一人,其事即《天问》所云:“释舟陵行,何以迁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②当时能动用舟船交战,恐怕已不是容积和载重量过小的独木舟了。《帝王世纪》载夏粱“与妹喜及诸劈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③。夏代贵族统治阶级乘坐的舟,有可能已是较大较精细的木板船。相反,在民间,直至商周时代,笨重而结构简单的独木舟犹是主要的水行交通工具。
商代水陆交通并举,陆道与水道相交处,或设梁桥得过,或水浅而人可持杖得涉,此已见前述。另有在浅河道中置石块,人可履石渡之。甲骨文有“贞■人于■奠”(《英》547正),于省吾先生释■为砅的初文,是履石渡水之形④。甲骨文有“贞涉■”(《天理》219)、“王其涉东■,田三录”(《屯南》2116)、“令子商先涉羌于河”(《合集》536)等事,大概均与徒步涉水相关。但倘若水虽浅而没顶,又无梁桥,就得另缘它法。甲骨文云:
惟母■用祖丁必。
惟■万用祖丁必。(《美》488)
这是讲用两种祭祀活动祭祖丁,后一种是让■其人行万舞。前一种的一个■字像一人手足舒浮于水流中,或即后世汓的初字,《说 文》:“汓,浮行水上也,从水从子”,子亦人形,与此字意同。《淮南子·说林训》云:“舟覆乃见善汓”,旧注谓汓为浮水而游。《列子·黄帝篇》载仲尼答颜回问,有云:“能游者可教也。”古代礼俗有浮水活动,《诗·小雅·菁菁者莪》云:“泛泛杨舟,载沉载浮”,颇类后世的弄舟玩水,场面当然可观,恐怕与早期的浮水泳游之礼是有渊源关系的。汓水与万舞对举,性质相属,是问是否浮水或举行万舞纪念祖丁。它辞又有:
惟■用祖丁必。(《合集》30353)
疑■与汓乃同类字,■或即■的初形。《说文》云:“■,没也,从水从人。”■字从水从手,意义相合。■没是潜泳,《庄子·达生》云:“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注云:“没人,谓能鹜没干水底。”■字像手在水中划动,似为潜泳之意。此辞与前辞对应,一为浮游,一为潜泳,皆为纪念祖丁的祭祀活动。然则从甲骨文汓、■两字的推定,当时人应有游水过河之举。
在殷商时代,若干要道与河道交凑处,似已专设渡津,供贵族阶级成员过往之便。《尚书·说命》记武丁之言云:“若津水,用女作舟。”《泰誓》:“大会于孟津”,也属这类渡津口。《说文》谓:“津,水渡也。”旧说:“都道所凑为津。”①甲骨文有地名字■②,像水陆道交凑形,疑即津字之初形,大概其地是渡津口岸,因以为名。渡津口岸是设舟摆渡口。据甲骨文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