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卜,贞亚勿往茧,在兹祭。
贞勿呼涉河。
贞勿呼伐,舟惟橐用。(《安明》695)三辞同卜一事。舟惟橐用,是讲用舟载渡橐囊包裹过河。祭,地名,当为设舟摆渡口岸。辞谓亚这个人要在祭的渡口过河往茧地,从事某项军事使命,用舟载渡行李包裹。
在殷商时代似乎还有皮橐的渡河交通工具。甲骨文有云:
乙亥卜,贞立二使,有□囊舟。(《合集》5507)
洀鬯惟橐用。(《合集》31137)橐舟并举,橐或亦为浮水之具。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和普米族土人,有拴皮囊渡河之法,取整畜掏其骨肉,扎紧缺口,里面鼓气,过河时系在人腹,藉其浮力①。由橐字形结构,商代的浮具似亦用兽皮为之,两端扎紧,靠里面的空气增大浮力。橐可渡人,也能渡物,如鬯酒之类,由上二辞或以知之。
《诗·邶·谷风》有云:“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看来,古人涉水渡河,方式方法不拘,或借助方桴、舟船、皮橐,或游泳过去,或徒步趟涉,大抵取决于水道深浅和水势缓急诸具体因素。但备舟而设摆渡津口,则恐怕是专为统治阶级成员服务的。
(二)用舟制度
舟不啻为短距离的渡河工具,用于长程的水道航行当早已有之。前述夏代史传中的“释舟陵行”、“罔水行舟”或“同舟浮海”等,显然属之后一类水上航行。
商代远距离的河道交通也已开启。甲骨文有,“方其■于东”(《合集》20619),“■河亡若”(《合集》20611),河上操舟楫,舟行东向,方位有之,又虑及水上安全,航行水程不会很短。别辞有言:
惟■用洀■于之若,■■方。(《合集》27996)
■方为殷东南敌国。■,日本贝塚茂树谓可能是流的初字②。《诗·邶·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此言■盘舟顺流而下,直趋■方领地。甲骨文有一字作■③,像群舟泛于中流。用于军事行动的舟群,恐怕数量不在少数。江河东注,长途水道行舟正可惜力。
甲骨文中言“王率舟”之辞,自武丁到文丁各代均见,如二期有两辞云:
□丑卜,行,贞王其率舟于滴,亡灾。在八月。(《合集》24608)
乙亥卜,行,贞王其率舟于河,亡灾。
(《合集》24609)率舟,于省吾先生谓舟顺水而行①。这是记商王在滴、河的交通水道上乘舟航行。但倘若是逆流溯行,水流反成阻力,行舟就很困难,甲骨文有字作■②,像一人推舟状;又有“弜■舟”③,中间一字也像以双手在河流中推舟。此等推舟,当在水缓或逆流而水又不深的情况下为之。
水上航行,非比一般,造舟不易,常人难以有之,航途又难测,每受自然界各种因素制约,故商王朝已确立了一些用舟制度。
商王有专用之舟,如:
己巳卜,争,贞乍王舟。(《合集》13758)这是专为商王建造王舟的占卜。他辞有“王其省舟”(《怀》1456),记商王省察其用舟。此专称“王舟”,归属明确,非王莫乘,则朝内当还造有其他等级的用舟,唯规格质量上似不会超过王舟。甲骨文有残辞“于多君……舟”(《怀》348),大概朝内贵显多君也各有其用舟。另外,从上述甲骨文记动用舟远证下游东南敌国看,晚商王朝似已设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军事船队。
晚商王朝的舟群,一般由商王直接掌握,并委派官员负责管理。如:
丁卯贞,王令禽奠■舟。一(《合集》32852)
丁卯贞,王令禽奠■舟。二(《合集》32850)
丁卯贞,王令禽奠■舟。三(《合集》32851)三骨同卜一事。禽奠,人名。记商王命令禽奠设舟待用。舟在不用时,则系于商都附近的河边,如:
癸丑卜,宾,贞今春商縠舟,由。(《合集》6073)
縠舟是指用缆绳系舟。凡解缆用舟,有时也得先行占卜,如:
癸巳卜,复析舟。(《合集》33690)
弜比析舟。(《合集》32555)
析舟即解缆放舟①。然析舟乃属朝廷大事,下臣不得私自行之,必须得到商王的命令方可。如:
惟大事析舟。
惟小事析舟。
惟吴令析舟。
惟介令。
惟戈令。(《合集》32834)
吴、介、戈均为商王臣僚。“惟某令”是“惟令某”的宾语前置。可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方能解缆动用舟,以及选令哪位臣僚去责成此事,都得经过商王事先的斟酌考虑。
在通常情况下,用舟要先期占卜准备。如:
甲戌卜,争,贞来辛巳其旬洀。(《合集》11477)
旬读若徇,旬洀指乘舟巡行盘游②。甲戌日占卜,问来日辛巳王用舟巡游。足足提前了8天时间进行预卜。有时还反复卜问哪一天可以登舟出航,如:
惟壬出舟。
惟癸出舟。
■■出舟。(《屯南》4547)
水上航行,气象变化十分要紧,故又有占卜,如:
庚寅卜,王■,辛卯旸日。(《合集》20272)
辛未卜,今日王洀,不风。(《合集》20273)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