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105)

  得不放弃自己的主张,委陈炯明代理广东都督,请廖仲恺返回广东布置一切,

  然后随孙中山同船赴沪。

  孙中山回到离别16 年的上海,受到黄兴、陈其美、黄宗仰、汪精卫等

  和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有些报纸宣传孙中山携带回大批款项,并买回三艘

  军舰,其驾驶皆为留英学生,因此,孙中山甫经上岸,许多记者就纷纷询问

  他:“您这次带了多少钱?”孙中山回道:“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革命之精

  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孙中山到上海的消息传出后,

  已独立的各省纷纷来电表示欢迎。江西省军政府及全省军、绅、商、学各界

  的公电说:“大节抵申,赣省军民同为额庆。光复祖国,组织共和,尤感先

  生是赖,除已派代表在沪欢迎外,特此电贺。”在南京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

  合会派遣马君武、景耀月、王竹怀、王有兰等6 人为代表,专程赴沪欢迎孙

  中山。

  但是,这时的同盟会内部已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

  冲突已相当尖锐。章太炎提出,若举总统,以功则黄兴,以才则宋教仁,以

  德则汪精卫,同志多病其妄。他又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口号,瓦

  解同盟会队伍。反革命势力亦竭力制造流言蜚语,攻击同盟会将以天下为己

  私者,诬蔑革命党人为“暴徒”,“无赖”。还有人冒充同盟会敲诈者,有假

  收会员领钱者。犬影吠声,同盟会几不利于人口,洁身自好之会员,则避之

  若浼。

  在帝国主义的干涉和袁世凯的操纵下,那些立宪派分子张謇、赵凤昌

  等继续进行着紧张的幕后活动,极力散布对袁世凯的幻想,制造妥协空气。

  已被袁世凯收买,随唐绍仪南下,充当南方议和代表参赞的汪精卫,也在革

  命党人中间公开为袁世凯制造舆论。

  黄兴、陈其美、宋教仁等,在立宪派人的拉拢、影响下,也早就力主

  和议。

  孙中山认为,必须对同盟会进行整顿。他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同盟会本

  部临时会议,并通过了《中国同盟会意见书》,指出了同盟会内部的分歧已

  被敌人利用,出现了贪夫败类,乘其间隙,遂作莠言,以为鼓簧,汉奸满奴

  则又冒托虚声,混迹枢要,在临时政府组织之际,其祸乃大著的严重局面。

  指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论调于本会所持之主义而亦懵之,是儒生阘

  茸之言,无一粲之值。强调革命党人的责任,决不限于推翻清朝政府,必须

  完全贯彻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指出:今者汉阳复失,虏军尚在,胜

  利之数,未能逆料,革命党人必先自结合,灵敏机关,剔弃败类,以成坚固

  不破之举,然后广益其结纳、罗致硕人,以闳其力。

  孙中山又同黄兴、陈其美、宋教仁、胡汉民、汪精卫、张静江、马君

  武、居正等密商组织统一的中央革命政府,在讨论政府的组织形式时,发生

  了激烈的争论。宋教仁坚持主张实行内阁制,孙中山表示反对。他说:“内

  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吾人不能对于唯一

  置信之人,而复设防制之法度。余亦不肯徇诸人之意见,自居于神圣之赘疣,

  以误革命之大计。”张静江等人支持孙中山的意见,决定采用总统制,举孙

  中山为大总统。

  但宋教仁仍坚持自己的意见。黄兴则从中调和道:“待到南京后,与各

  省代表商酌后再行决定。”宋教仁才不再坚持。

  随后,黄、宋等人前往南京。

  12 月27 日晚,各省代表举行会议,以多数票通过新政府实行总统制。

  会议同时决定:改用阳历,启用中华民国纪元。

  各省代表会议指派代表赴沪,欢迎孙中山,代表们就拟选他为临时政

  府大元帅一事,征求他的意见。孙中山当即表示:“要选举,就选举大总统,

  不必选举大元帅,因为大元帅的名称,在外国并非国家之元首。”代表们回

  道:“在代表会所议决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本规定选举临时大总统,但袁

  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到汉口试探议和时,曾表示如南方能举袁为大总统,则袁

  亦可赞成共和,因此代表会又决议此职暂时留以有待。”孙中山道:“那不要

  紧,只要袁能拥护共和,我就让给他。不过,总统就是总统,临时字样,可

  以不要。”孙中山反对大总统之前冠以“临时”二字,是因为他在归国前向

  西方各国商谈借款时,他们都表示,中国正式成立共和政府时,才可考虑。

  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并在12 月29 日选举临时大总

  统。浙江代表汤尔和为临时议长,广东代表王宠惠为副议长。到会者43 人,

  以每省一票为原则,共17 票。

  17 省的代表是:湖北:居正、杨时杰、王正廷、马伯援、胡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