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礼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400 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400
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
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
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德宗皇帝未完成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
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再招阉
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原有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2 月12 日,隆裕太后带着6 岁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清王朝的
最后一次朝见仪礼。那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仍然称病不入朝,他委派外交大
臣胡惟德率领民政大臣赵秉钧、度支大臣绍英、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
谭学衡、学部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诒、工农商大臣
熙彦、理藩大臣达寿等10 名国务大臣,头戴翎顶,身穿袍套,进入乾清宫
门内东南角上的廊子里落座候旨。他们默默无语地坐着,喝盖碗茶,但却表
情不一:胡惟德、赵秉钧、王士珍眉飞色舞,一副欣喜若狂神态;梁士诒眯
着一双神秘莫测的眼睛;唐景崇表情迟钝;绍英一脸愤懑;达寿无可奈何地
垂着头;谭学衡、熙彦一副怅然若失的神色。一个太监通报:“太后已至后
殿,请各位大臣上殿。”10 位大臣一齐起立,整了整头上的翎顶和身上袍服,
从廊子里出来,由胡惟德领头朝大殿鱼贯而入。
进入大殿,胡惟德在离宝座一丈远的地方站定,各位大臣依次在胡惟
德两旁,横列一行,面向宝座站定。大殿内的四个佩着军刀的侍卫武官,站
在大臣身后。那内务府大臣世续、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也应召前来上朝。一
位太监呼道:“请太后御驾。”隆裕太后在两个太监引导下,领着6 岁小皇帝
溥仪慢慢地从后殿走出来,走向宝座。
胡惟德忙带领众国务大臣朝隆裕太后三鞠躬。胡惟德上前一步奏道:
“总理大臣袁世凯身体欠安,命我带领各位国务大臣前来给皇后请安,给皇
上请安。”隆裕点点头,道:“好。袁世凯为国家,为皇室都出了不少力。南
北议和,做到如此优待皇室等等条件,也是不易。我按照议和条件,把国家
大权交出来,让袁世凯去办共和政府。
今天颁布诏书,实行退位。”御前太监把皇帝退位诏书放在隆裕面前,
她看了几行,泪水便糊住了双眼,勉强看完。她想到:这大清268 年的江山,
被她拱手让出,她实在不愿把它奉送出去,但又无可奈何。想到这里,便顾
不得太后的体面,“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双手死死地抱住退位诏书,
呼喊着:“祖宗呀!祖宗呀? .”整个大殿,充满了恐怖、阴森的气氛。那
胡惟德见隆裕死死攥着退位诏书不肯交出来,深怕发生意外,他恨不得奔上
去从隆裕手里把诏书夺过来,扬长而去。但他却从眼里挤出几滴泪水出来,
哽咽着对哭得死去活来的隆裕唯恭唯谨地奏道:“太后,现在大局只有如此。
太后能睿明鉴远,顾全皇室,顾全百姓,袁世凯和群臣、百姓岂有不知,绝
不会辜负太后的一番慈衷善意。况且优待条件已经确定,今后必然做到五族
共和。敬祈太后保重。太后放心。”隆裕听了,反而哭得更痛心了,双手仍
旧紧紧地把退位诏书捧在怀内。胡惟德料想不到,他善言相劝竟不起一点作
用,正在着急的时候,站在他身旁的赵秉钧,忙向他递个眼色,用手指了指
衣袖。胡惟德恍然大悟,想起入宫前,赵秉钧给他的一份孙中山发来的电报。
他忙从袖里取出电报,上前一步,惊慌地奏道:“禀太后,这里有一份孙文
发来的电报,我差一点忘了奏报。”隆裕说有孙文电报,止住哭声,抽抽泣
泣地说:“电报里说些什么?”胡惟德展开电报念道:
万急。上海伍秩庸代表鉴:今日经参议院同意,如15 日下午12 点钟
以前清帝不逊位,则收回优待条件。此布,即转北京。总统孙文。震。
隆裕听了,如一声霹雳盖顶,山崩地裂。她浑身震颤,仆地而倒,两
个随扈太监赶忙把她扶起,她悲痛欲绝地将诏书交给内务府大臣世续、内阁
协理大臣徐世昌,由他们钤印御玺后,交胡惟德。胡惟德捧在手上,大声地
开读起来: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
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
尚无确当办法。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