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文等所求者,倾覆满清专制政府,创立中华民国也。
清帝退位,民国统一,继此建设之事,自宜让熟有政治经验之人。项
城以和平手段达到目的,功绩如是,何不可推诚;且总统不过国民公仆,当
守宪法,从舆论。文前滋所誓于国民者,项城亦不能改。若在吾党,不必身
揽政权,亦自有其天职。更不以名位而为本党进退之征。
先生在野,吃苦辞甘,宁不喻此,祈更广之。
孙中山在复电海外华侨时说:“今日目的已达。我辈之义务告尽,而权
利则享自由人权而已,其他非所问。”孙中山把用无数烈士鲜血和生命换来
的民国政权以“成功而不私其权利”的磊落风格,拱手让给了袁世凯,许多
革命党人,特别是民军的中下级军官,仍表示强烈不满,有的要求立即出兵
北伐,有的甚至愤而自杀,那临时政府陆军部致电:
徐州电局转镇军柏军长、湘军柴司令、粤军姚司令、清江蒋都督、孙
司令、扬州徐司令、上海陈都督转陈汉钦君、安徽孙都督转皖北,各军司令
均鉴:顷广东香、惠两军来电,大不满意于新大总统,并云决意北伐等语。
果如此,于大局实有关碍。务希洞观时局之危急,曲体孙大总统之美意,互
为劝阻,祷切盼切。
南京城内,部队听到孙中山退位,让位袁世凯,大家哗然,一般军官
开会都主张立即出兵北伐,粤军旅长任介眉发言尤为激烈。陆军部总长黄兴
闻之,到会极为劝慰,半夜始散。
袁世凯继任大总统,通令各省军队改编。北伐招讨使谭人凤调任川汉
铁路督办,所部立即解散,不尊者以土匪论。谭遵命照办。湘军将领邹永成
独持异议,对谭人凤说:“袁世凯决靠不住,不特你的军队不可解散,连南
京应裁的军队都不可裁撤,否则后悔莫及。”谭人凤不依,邹永成又坚持说:
“你去和克强商量,把所有不要的军队都配好了子弹,交把我带到绿林中去
训练,等到大局变动时也好出来备用。”谭人凤骂邹永成道:“你发神经病
么?”邹永成气愤不过,又见一班老同盟会员只图苟安,马马虎虎地把民国
重任交给靠不住的袁世凯,辜负从前的一片心血,因此郁闷在心,决计自杀。
他投江自杀,被人救起未死。
孙中山认为,只要有了参议院制定的宪法,就能迫使袁世凯遵守宪法,
从舆论。他从2 月初开始花了1 个月的时间,领导参议院制定了一部《临时
政府约法》,并在3 月11 日公布。但孙中山却不知道:如果没有政权,无论
什么法律,无论什么选出的机关,都等于零。袁世凯对于一纸《约法》,不
以为然。但对迁都南京,却十分恼怒,他致电孙中山,拒绝迁都:
若专为个人职任计,舍北而来,则实有无穷窒碍。北方军民意见尚多,
纷歧隐患实繁,皇族受外人愚弄,根株潜长,北京外交团向以凯离北为虑,
屡经言及,奉江两省时有动摇,外蒙各盟迭来警告,内讧外患,递引互牵,
苦因凯一去,一切变端立见,殊非爱国救世之素志。
若举人自代,实无措置各方面合宜之人,然长此不能统一,外人无可
承认,险象环集,大局益危,反复思维,与其孙大总统辞职,不如世凯退居,
盖就民设之政府民举之总统而谋统一,其事较便。今日之计,惟有由南京政
府将此北方各省及各军队妥筹接收,世凯立即退归田园,为共和国之国民,
当未接收以前,仍当竭智尽愚,暂维秩序。
袁世凯又密电张謇,希望他来京,予以襄赞。张謇虽没亲自北上,却
派刘厚生持密函为袁献策说:“目前第一难题,即要公南来。解此题者只有
二法;一从在京外交团着手;一从北数省人民着手。飞钳捭阖,在少川知其
意而妙用之,若不著一毫痕迹,使不欲南来之意不出于公,当可有效。此题
不过政府尚在南方,公如何能组织正当之政府也。”张謇之计却是高袁一筹,
袁便按张的妙计做去。
张謇又鼓动拥袁党派和势力做袁的后盾,2 月21 日,民社、中华民国
联合会、国民协会,以及《民立报》、《神州日报》、《时报》、《时事新报》、《大
共和日报》等8 社团,联名致电江苏都督庄蕴宽(程德全出任南京临时政府
内务总长后,庄接任江苏都督),并要求他转告黎元洪、各省都督、谘议局
说:“查北都关系外交内政最巨,若舍北取南,帝党有死灰复燃之虑,强敌
有乘机侵略之虞。望公电抗议,以全大局。”章太炎早就与张謇串通一气,
他以上海光复会总会的名义,分别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袁世凯,反对
民国政府设在南京,要求袁世凯即在北京就职,“以顺舆情”。
江苏都督庄蕴宽实际上是张謇的代言人,江苏都督府自成立以来,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