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127)

  里有洋兵保护,乱兵不敢进去,墙根有个梯子,不如过去躲躲。”众欢迎员

  听了,觉得有理,就忙把饭菜端了出来,爬上梯子,往那边教堂里递过去。

  是时,馆所外面像是已被乱兵困住,吵闹声乱哄哄地传来。众人端着

  饭菜刚刚翻过墙去,乱兵们便持枪一哄而进,把馆所抄了个底朝天。

  欢迎团在礼拜堂内躲了一夜,第二天天未亮,就逃到东交民巷六国饭

  店里去了。

  各国公使,暗中配合兵变,借口保护在北京城内的使馆,纷纷调兵进

  京。大街上,处处可见外国军队,尤其日本军队最多,使北京人心惶惶。

  袁世凯又派梁士诒来到六国饭店,看望困留在那里的欢迎团,他说道:

  “现在全国倡行革命,人心动荡,北方秩序很难维持,像目前这种情形,如

  果不能及时地调部队弹压,确保地方安谧,就很容易引起外国对我国用兵的

  祸事,这一点是应该切实注意的。”欢迎团受到兵变的惊吓,又目睹了外国

  出兵的猖狂,再听梁士诒这么一说,不但心里发慌,而且也没有了主意。经

  过与梁士诒反复磋商,蔡元培于3 月2 日,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

  报告北京的局势,陈述袁世凯不能南下就职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电文称:“北京兵变,外人极为激昂,日本已派兵入京。设使再有此事

  发生,外人自由行动,恐不可免。培等睹此情形,集议认为速建统一政府,

  为今日最重要问题,馀尽可迁就,以定大局。”袁世凯唆使兵变玩弄骗局,

  不但没有被揭露,反而得到旧官僚、军阀、原立宪派人和一部分革命党人的

  拥护。支持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的呼声高了。有的甚至将兵变归罪于南京临时

  政府。

  袁世凯的大将段祺瑞、冯国璋,姜桂题等在3 月4 日发布通电说:“宣

  布共和已逾两旬,专使到京,亦已7 日,而临时政府设置何处,袁大总统受

  任何时,统一政府如何组织,迄无定议,北京秩序似难维持,满蠢将再牵动,

  使馆卫队昨已调集、六国发兵既见电报,若徒事无理之争执,功亏一篑,更

  召灭亡,谁尸其咎?各方面观之,临时政府必应设于北京,大总统受任必暂

  难离京一步。”国民协会致电孙中山,声称:“京兵构乱,外患日迫,全由争

  持临时政府地点致统一政府不能成立,倘在迁延,必至内乱环生,外人藉口,

  大局何堪设想,请速电袁暂缓南下,就近组织统一政府,以维人心而杜外患,

  存亡之机间不容发,幸早定大计。”立宪派报纸《时报》发表的一篇社论,

  实在恶毒,它说:“如当道不满意于项城,可以不举项城,既举项城矣,则

  凡事对于项城,宜尽力让步,岂能因争持临时政府地点之故,两相龃龉。? .

  当道诸公,如以国家为前提也,为今之计,第一宜地点让步,第二宜阁员让

  步,第三宜临时宪法让步,百事皆弃捐,务须于此旬日内建成一统一之临时

  政府。统一之临时政府既设立,南京之政府,即宜取销,使全国之统治权出

  于一,全国之内不论如何军队,如何地方行政长官,皆当服从新政府之巩固,

  新政府既巩固,然后可以望秩序之回复。”江苏省议会通电指责临时政府,

  强行要袁南下,致统一政府乞未成立,奸人乘机煽惑,遂肇京、保之变。今

  全国大多数皆主临时政府设在北京,所见既同,自应协力以达公共之主张,

  岂可挟私见争意气者败坏大局,惟有请孙总统速电袁总统在北京受任组织政

  府。

  黎元洪也乘机说风凉话。他发布万万火急通电说:“顷闻京、津乱党操

  戈,首难虽平,余孳未靖,祸变之来,将未有艾,外人对此,极为激昂,某

  国并潜谋运兵入规京辅,瓜分之祸,即在目前。时机万分危迫,舍南京不至

  乱,舍北京必至亡,纵金陵形势为胜燕京,犹当度时审势,量为迁就,况利

  便之势,相判天渊乎?”在反对南京临时政府、拥袁定都北京的大合唱中,

  一些省份的都督和民军将领阎锡山、谭延闿、马毓宝、孙道仁、将尊簋、蔡

  锷、蓝天蔚、朱瑞、蒋雁行等人,纷纷出台表演。

  革命党人也有反袁的激进派,但是,孙中山等已决定把大总统让给了

  袁世凯,而在定都问题上同袁世凯争论,只不过是扬汤止沸而已,那些坚决

  反袁的激进派,已是寒心,不再给孙、黄以有力的支持。因而在这场斗争中,

  陷于极为孤立的境地。

  各国帝国主义在北京兵变之后,纷纷调兵入京,进行恫吓,通过它们

  在中国办的报纸,散布“不让袁世凯组织政府,即将进行干涉”的种种消息。

  袁世凯搞的假兵变,使蔡元培等欢迎专使,完全上了圈套。他们惊恐

  之余,一再上书孙中山和南京临时参议院说:“内变既起,外人干涉之象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