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戒严状态。黎谕令汉口电报局总办孙发绪:“凡有关系之电,概行扣下,
不为代送。凡交鄂报馆来去访函至汉口邮局,均派人检查拆阅。”谴责黎、
袁的电函无法从武汉发出。
黎元洪得悉参议院要弹劾自己,非常紧张,连忙策划对付手段。他采
纳饶汉祥献计:“假用鄂军人联名挽留为要挟地步,又用商会、教育会名义,
电责参议院不应弹劾,恐摇动大局。”于是,湖北全体旅以上军官、各级军
事学校校长、都督府军事顾问,以第1 师师长黎本唐领衔,在黎元洪提出辞
职的第2 天发表通电(梗电),对民社派参议员提出的质问书进行了逐条驳
斥,为黎元洪辩解。未过一日,湖北军界再次气势汹汹地发出通电,语气尤
为激烈,点名痛骂刘成禺、张伯烈等,说他们“混乱是非,颠倒黑白,违反
人民意思,亵渎副总统威严,是为丧心病狂,玷辱祖宗”。还威胁说:“参议
员如必欲弹劾,请将梗电所驳各款限于电到24 点钟内逐一答复,同人如有
一字之误,刀锯斧钺,悉加同人;贵议员如有一字之诬,刀锯斧钺亦必当有
受之者。”在黎元洪及其亲信的煽动下,又有湖北教育总会、商会,武昌、
夏口、汉阳议会,以及“湖北保安社绅耆暨全体士民”、“旅沪鄂人”等,也
纷纷致电北京,斥责参议员,挽留黎元洪。稍后,鄂省议会也致电北京。这
些电文,均系黎元洪左右舞文弄墨者所为,那军界之恐吓电,更开武人干涉
议会之恶例,为此激起参议院和舆论界的不满。
黎元洪作贼心虚,连忙致电袁世凯,说是“军界通电,措词激烈,元
洪往阻无及,索稿未获,深为惶歉。伏念元洪于振武案办理委曲,未能事先
遍晓,致启诘问,故谨请失察之罪,临颖彷徨,泪随电堕”。黎怂恿军界攻
击参议院,又自请“失察之罪”,可见其已捉襟见肘,黔驴技穷。
黎元洪的这些活动,确实发生了作用。参议员们害怕动乱,袁世凯除
亲自接见湖北议员外,又暗中运动共和党的非民社派议员,要他们说服民社
派议员不要再坚持弹劾政府,一旦弹劾无效,则参议院必出于解散之途,而
大局为之动摇。稍后,袁世凯命参谋部次长陈宦、陆军部次长蒋作宾、海军
部次长汤芗铭等宴请民社派议员,劝其勿迷于张振武私情,而与政府为难,
即要求他们放弃弹劾案。民社派议员终于软化。为了保全面子,他们只是没
有公开撤回弹劾案,而是消沉下去。
到了22 日下午,参议院经过辩论表决,赞成弹劾陆征祥、段祺瑞者为
多数,于是弹劾陆、段案得以成立,并举定由张伯烈、时功玖、刘成禺等为
起草员。但是由于袁、黎收买和串连参议员不出席会议,使到会议员达不到
法定人数,使弹劾案不能成立。28 日,拖延了1 个星期的弹劾案,终于提
交参议院。弹劾案由张伯烈、刘成禺、时功玖、郑万瞻4 人提出,同盟会籍
参议员陈家鼎、覃振、刘彦、彭允彝、欧阳振声、卢士模、周珏、殷汝骊8
人连署。该案仅把袁世凯不经审判,捕杀张振武、方维的违法举动,归罪于
陆征祥和段祺瑞的“辅佐乘谬”,“陷临时大总统于违法地位”,要求临时大
总统依约法将陆、段即予免职。与此同时,同盟会籍议员刘星楠提出《咨请
政府查办参谋长黎元洪违法案》,指控黎元洪恃有全国军事上之大权在握,
对张振武、方维不依法手续,坚持其就地正法之蛮横办法,屡电北京,强陆
军部以必行,为破坏约法,背叛民国之元恶大憝,咨请政府严行查办。这两
个避重就轻均未涉及黎、袁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杀害张、方的提案,袁世凯和
参议院中拥袁、黎参议员,仍千方百计加以破坏。弹劾陆、段案未能通过。
革命党人遂将斗争重点放在查办黎元洪身上,认为张、方一案,黎元
洪假手袁世凯泄其夙愤,破坏约法,杀戮首功之罪在黎不在袁,此案黎为造
因生祸者,袁为黎连带,而陆、段当代负其责者也。故陆、段可递咨减罪,
而黎元洪则万不可不问。黎元洪杀张、方非以参谋长电杀之,乃以鄂督电杀
之,乃改查办鄂都督案,举陈家鼎起草。
但查办黎元洪案同样遭到袁、黎势力的反对,他们出于共同的打击革
命党人的立场,出来袒护黎元洪。9 月3 日,陈家鼎提出了查办鄂督黎元洪
案,连署20 余人,列出交参议院。拖延到9 月13 日,陈家鼎始得在会上报
告,列举黎元洪十大罪状,要求讨论通过。十大罪状从杀祝制六等到封闭《大
江报》,通缉何海鸣、凌大同,逼走王宪章、杨玉如,到杀张振武、方维,
以及外云军民分治,内实大权独揽,滥用刑讯,唆使鄂军界干涉政治等问题
均涉及到,虽然也是从法律角度提出问题,但接触到了黎屠杀革命党人的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