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集中在会场上的有万余人,在场外有万余人,乘车前来静安寺参加追悼会
的人,挤满了每辆电车。在会上发言的还有于右任、沈缦云、黄郛、陆颂橘。
所有发言,都把矛头直指主凶袁世凯。
有关袁世凯、赵秉钧主谋刺杀宋教仁的材料逐渐透露出来,袁世凯、
赵秉钧手忙脚乱,甚恐此种铁证即日公布后,政府中人变为国民公敌;袁世
凯惊恐焦虑过好些日子,他深怕南方国民党人趁民愤鼎沸之时举兵北伐逼他
下台;后得知国民党领袖们关于起兵一事尚在争论之中,他又暗自庆幸,急
忙部署对南方异动的措施。4 月初,袁世凯收到孙中山发去劝他下野的电报,
他拿着电报杀气腾腾地对手下人说道:“你们听听孙文在说些什么‘公今日
舍辞职外,决无他策’,还有‘若公必欲残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东南
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次反对君主之决心,反对公之一人,义无反顾’。孙
文还想下定决心跟老子干呢!你们可以告诉国民党人,我现在已下决心。
孙文右是捣乱,左是捣乱,他除捣乱外再无别的本领了。我袁世凯就
不能听人捣乱,他孙文若敢动枪动炮,或另行组织政府,我就发兵征伐,而
绝无姑息养奸之余地。”从此,袁世凯的活动更为频繁,加快了各方面的部
署,差人到上海把凶手武士英、应桂馨等除掉,来个杀人灭口。以后又命赵
秉钧辞职,以段祺瑞兼任总理,组成军人内阁,组织军政力量,以便对国民
党进行武力镇压。
赵秉钧辞职后便去了天津。
赵秉钧字智庵,河南临汝人,他本是袁世凯的心腹大员,善于逢迎诌
媚,深得袁世凯的器重,在清末当过民政部侍郎和尚书,民国时代他又爬上
内阁总理的高位。
在程德全、应德闳将宋案证据公布后的第2 天,即4 月26 日夜,袁世
凯为准备对南方用兵,因苦于财力不足,为解决军费问题,不惜辱国丧权,
命赵秉钧领财政总长周学熙、外交总长陆征祥,完全接受英、法、德、俄、
日五国银行团的苛刻条件,签订了2500 万英镑的借款合同,即所谓“善后
借款合同”。
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南方革命党人又采取拖延的手法,以掩护他暗中
积极备战的行动。他以司法总长许士英拒绝副署为理由,反对成立特别法庭
审理宋案。黄兴为此以个人名义,致电袁世凯,指出中国司法不独立,稍有
常识者皆知,况宋案词连政府,国务总理赵秉钧且为暗杀主谋之犯,法院既
在政府藩篱之下,此案果诉至该院,能否望其加罪,政府无所阻挠,此更为
一大疑问。并说:“司法总长侧身国务院中,其总理为案中要犯,于此抗颜
弄法,似可不必。”袁世凯接到黄兴电报后,竟在复电中为应桂馨辩护,说:
“赵君与应直接之函,惟1 月19 日致密电码一本,声明有电直寄国务院绝
无可疑,如欲凭应、洪往来函电遽指为主谋暗杀之要犯,实非法理之凭。”
他借口立宪国司法独立,表示对许士英的反对成立特别法庭,“未便过于摧
抑”。
由于特别法庭在袁的阻挠下不能成立,宋案就只能由上海地方审判厅
审理。5 月8 日,上海地方检查厅发出传票,票传赵秉钧到庭受审。但是,
赵秉钧在袁世凯的支持下,拒不到案。
赵秉钧辞去总理职务,到天津做直隶都督。宋案发生后,赵秉钧曾在
北京《新纪元报》上发表谈话,把自己说成是宋教仁最好的朋友,企图为自
己解脱嫌疑。
袁世凯看到报纸后,就怀恨在心,对儿子袁克定说:“看来赵秉钧胆怯
了,其实他越是想避嫌疑,这个嫌疑就越会洗不清。”赵秉钧得知应桂馨从
狱中保释出来后被人杀死,知道是袁世凯所为,便给袁世凯打电话,埋怨袁
世凯不该拉完磨杀驴,并说:“应桂馨如此下场,以后谁还敢替总统办事!”
袁世凯便对赵秉钧起了杀心,派了几个心腹拱卫军到天津去执行。
赵秉钧独自在天津督署内厅踱步沉思,忽然又忆起一桩往事:辛亥年
武昌爆发革命,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就在袁入京组阁之前,曾邀请他在密
室里共商谋取清室而代之的策略。他俩又仿照三国里诸葛孔明和周瑜比智的
办法,各自在巴掌心上写四个字互相对照。袁世凯写的是“两面威吓”,他
写的是“两利俱存”。袁世凯一看发现赵的计谋比自己高出一筹,就冷笑三
声。
赵秉钧想起袁世凯的那三声令人毛骨悚然的阴险奸猾的冷笑,顿觉一
股寒气吹往脑门上来。他正想回卧房躺躺,突然闯进来几个彪形大汉,拦住
他的去路。一个大汉走过来对他道:“袁总统听说你近来身体不适,特命我
送点药来。”赵秉钧低头一看那来人手里拿着的两颗药丸,脑子“轰”的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