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他到议会解释。陈炯明视议员为卖弄狗皮膏的“假洋鬼子”,拒不出席会
议,议员们大为不满,作出弹劾陈炯明的决议。陈炯明有军队做后盾,又有
广东商业资产阶级的支持,在给议会的咨文中,否认省议会对都督有“纠治
权(即弹劾权)”,省议会力争纠治权,3 次咨会陈炯明,但每次都被陈炯明
毫不客气地驳回。议员们群情激昂,决定派代表去北京请愿控诉。陈炯明则
使出杀手锏——辞职。
陈炯明这一着果然奏效。72 商会、公安维持会等团体纷纷打电话给袁
世凯政府,请求挽留陈炯明,粤省军界及省港商界更“力诋省议会弹劾陈督
为非”。袁世凯复电照准,并竭力慰留陈炯明,弹劾案不了了之,陈炯明也
就更踌躇满志,予智自雄了。
正当陈炯明春风得意、个人权利欲开始上升之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
总统,同胡汉民等一起南下,来到广州。
孙中山同陈炯明作了一次长谈,想把广东改造为“模范省”,主张由胡
汉民继续出任都督。这对陈炯明来说,不啻冷水浇头。他既不好公开反对,
又不愿屈居胡汉民之下。
权衡再三,只好一走了之。他在都督府设宴欢迎孙中山一行之后,立
即出走香港。行前写信给胡汉民,“请”他代行都督职权;又写信给省议会,
要求解除职务,回家“省亲”,建议省议会推举孙中山或胡汉民接任广东都
督;并告诫军人服从命令,拥戴新都督。
省议会按照孙中山意图,推举胡汉民为广东都督。表面上看来,都督
易人,是在谦让中实现,而实际却出现复杂情况。陈炯明控制的广东陆军,
非但不受胡汉民控制,且对胡很不服气,陆军部会议厅召开会议,议决挽留
陈炯明,并派团长翁式亮、李济民和军部军需司陈竞杰去香港请陈炯明归省
任事。港穗商人也拥陈反胡,弄得胡汉民处境十分尴尬。在种种压力下,胡
汉民不得不派陈炯明的师尊朱执信到香港请陈炯明归省。
省议会推举陈炯明任军统。胡汉民委任他为广东绥靖处经略,专门处
理帮会、赌博械斗等事务;又委任陈炯明为广东警卫军总司令,责成所有各
路军务处督办,总办、按抚使均归节制。陈炯明把全部军权都拿到手后,仍
怨气满腹。
胡汉民身为都督,负责全省军政,但军队则不容胡汉民置喙。甚者,
胡汉民计划组编1 个营的都督府卫队,已经指定李海青为营长,但陈炯明坚
不同意,卫队刚刚成立,就被迫解散了。
相反,陈炯明却倚恃军权,扩及政权。陈任广东总经略时,设经略处
总揽军权,兼办清乡缉捕,又要求划赌盗会斗4 项归军法惩治,得就地枪决
人犯权。陈炯明权益大,杀戮益多。后经略处改为绥靖处,其权如故。陈炯
明的权力已混入民政范围。
陈炯明与胡汉民处处作梗,打击胡汉民,而又扩大自己的势力,因而
双方益成水火。
胡汉民有一口诀:“救国必用粤,用粤必去陈。”同盟会广东支部易名
为国民党广东支部,陈炯明在易名仪式上作即兴演说,他大声呼吁:“今日
必须扩张党务,吸收人才,能达到开放主义,凡我党员,万勿分新旧畛域;
盖党员愈多,人才愈众,多一党员,则将来多一选举权,并可多得一议员,
政治上始有权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广东支部的负责人是胡汉民,在国民
党广东支部征集新党员时,陈炯明竟然一反“扩张党务,吸收人才”的主张,
以所谓“军人不党”为借口,严禁部下加入。在陈炯明看来,如果部下入党,
身为国民党广东支部负责人的胡汉民,必然趁机插手陆军,从而削弱他的势
力。
黎元洪提出“军民分治”的主张,遭到南方各革命都督的强烈抵制,
胡汉民针锋相对地提出坚持“军民合治”。陈炯明本应抛却个人权力之争,
一致对付袁世凯,但是,他稍后便附和军民分治之说,并在行动上极力推行
军民分治,企图使都督徒具虚名。袁世凯任命他为广东护军使,陈炯明也不
推辞。这样陈炯明身兼数职,尤其是护军使职,同都督权限不清。他接受袁
世凯的任命后,遂开府广州,设使署,仍自兼绥靖处督办,一时权倾都督。
袁世凯极力抬高陈炯明,推倒胡汉民,造成胡、陈水火局面,以便坐
收渔利。陈炯明亦有倚靠袁世凯来压胡汉民的念头。袁世凯政府的秘书梁士
诒是广东人,梁是袁的心腹,称“智囊”。他秉承袁世凯意旨,挑拨胡陈交
恶,多次派巨绅江孔殷当说客,竭力劝说陈炯明拥护袁世凯。陈炯明亦派心
腹与梁交往。在陈炯明的默许下,梁士诏的亲信李兼善在广州设立秘密机关
——“南园俱乐部”,专事贿诱粤军官,使拥陈叛胡。在李兼善的唆使下,《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