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情况是:汪认为李既叫他任省长,江西方面已不成问题。惟闻袁
和李极不睦,专凭李荐,袁未必允,若先到北京和袁接洽妥当,岂不更好。
遂进京谒袁,述李荐他为省长固然好,但甚愿谓大总统径行任命,不由地方
大吏推荐,这不是表示中国更统一么!
袁见汪主动上门,正可借他来牵制李,所以在李请简汪任民政长的电
报后,立即给予任命。这时,李烈钧才发现自己上了大当,但事已无可奈何,
只好暗中布置抵制。
在李烈钧策动下,江西广饶协会等团体纷纷发表通电,历数汪瑞闿在
前清时的种种劣迹,对他出任民政长表示极力反对,誓不承认。国民党江西
支部则以“省长简任须经民选”等理由,要求袁将简任民政长之成命收回。
袁世凯态度十分强硬,通令声称:“民政长一职由国家设置,汪瑞闿到
任后能否任职,国家自有法令,功过原无所逃,该协会等种种指陈,无论虚
实,既有溯及既往之谈,尤属党同伐异之见。至于所称誓不承认一语,查任
官依照约法并无须某会承认之条,似此未免弁髦约法。”袁饬李烈钧“传知
该协会等,嗣后务遵法律,各守范围,勿得自滋纷扰。”江瑞闿由于有袁世
凯撑腰,有恃无恐,便乘船到南昌上任,受到共和党人和当时共和党人占优
势的江西省议会的欢迎。李烈钧表面上也表示欢迎,隆重接待,并在都督府
政务会议上,表示将贯彻军民分治,但暗中则积极布置驱汪。
南昌军警两界数千人召开拒汪大会,有人提出武力驱汪,也有人主张
“举代表告汪,速离省城,否则人民激于义愤而有暴动,我两界难负保护之
责。”汪瑞闿即逃离行馆,于第二天函告李烈钧,声称赴沪就医。同时致电
袁世凯,称病辞职。李烈钧表面派人挽留,汪在当天下午乘船离南昌,经九
江,前往武汉。
袁世凯电准给汪病假20 天,责令李烈钧从速筹划分治事宜,敦促汪民
政长迅行调治,刻期赴任,以专责成而清权限,毋再延缓。李烈钧复电,表
示将接受军民分治,但又说:“烈钧承乏江右,本由省议会所公举,大总统
所任命,重以乡梓义务,未敢告劳。现在正式议会形将成立,于此数月内,
拟即勉为其难,于军民要政担任完全责任。一俟正式国会、省议会成立后,
即当呈请大总统分别简任贤能,以期共臻郅治。”他在这份电报中,实际上
拒绝让汪瑞闿返任。
汪瑞闿被逐后,共和党人开展了更加猛烈的反对李烈钧的活动。共和
党人派人在浔游说各界,逐日集议主张推翻李督,派谢熊赴汉联络汪瑞闿同
谋进行。共和党人发动江西各团体以“李烈钧违法殃民”联合赴京请愿,并
公布李烈钧的14 条“罪状”。是时谣言四起,人心恐惶。舆论哄传有中央派
兵送民政长重行至赣之说,又有派张勋或岑春煊为镇守使之说,形势颇为紧
张。
此时恰好李烈钧从日本先前订购的步枪700 支、子弹300 万发,由英
国商船运抵九江。
袁世凯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命令参谋部和陆军部以这批军火未经陆
军部批准为由,密令此时已投靠袁世凯的九江镇守使戈克安予以扣留。戈克
安扣留这批军火后,又害怕李烈钧以强硬手段进行报复,便致电陈宦、段祺
瑞,要求调张勋部和海军兵舰到九江一带接济。不久,就传出从下游来军舰
8 艘停泊九江,2 艘停泊湖口,张怀芝将来江西镇抚的消息。
李烈钧通电陆、参二部,说明这批军火是经过合法手续的,要求发还。
段祺瑞复电,诈称“此项枪弹已分给各水兵师军队”,拒绝李的要求。李当
即通电再次坚决要求发还。
黎元洪的暗探程守箴、邓汉祥将在南昌了解的情况报告给黎,黎便向
陆军部密报:“赣省刻下群情愤激,对于中央颇起恶感的原因,在于李督以
中央之防赣省,几如寇敌,人情觉不能忍。”他主张陆军部将所扣军火放行,
并说:“即令李督有如何野心,此区区军火,亦何济事!窃视李督似非甘冒
大不韪者。”至于所传中央有派张勋或岑春煊任江西镇抚之说,他主张“果
有其事,即令取消,否则请设法和解”。
海军楚谦舰奉命提取枪械,赣军蔡锐霆部屯扎岸上,声言如敢装运,
立即开炮还击。
双方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此时,黎元洪发的调解赣事通电到达,
戈克安派人登舰请楚谦舰长王克熊上岸协商,由于王克熊电陆军部:“查浔、
赣各有军队保护军火,内地毗连租界,若果强取,必动武力,实与大局有关。
因此未敢妄动,听候中央和平了结。”李烈钧的强硬立场,使袁世凯终于不
敢强行提取这批军火。
黎元洪提出的调解条件是:发还军火,以平赣人之疑虑;迎回汪民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