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184)

  残杀,十分痛心,愤而离赣赴沪。

  后来,柳人环被解赴北京,于9 月8 日,与徐企文等同日被处死。徐、

  柳等人表现得相当英勇。徐企文公开承认参与起事,“专以巩固共和,声讨

  民贼”为目的。唐尧臣在被讯时声称:“因观时局艰难,刻下虽称共和,实

  与专制无异,是以此出。”临刑时,立而不跪,声称“起事之事,系我威逼

  士兵而去,兵士实出无意”。

  反袁坚决的李烈钧也同样为了保全自己而出卖了同类。但是,在他逮

  捕了柳人环等人4 天后,袁世凯便把他免职了。

  从欧洲刚刚回国的汪精卫和蔡元培,仍对袁世凯报有幻想,他们同胡

  瑛通过赵凤昌请程德全、张謇致电袁世凯,进行调解,并要求袁世凯暂不撤

  换国民党都督。袁世凯不予理睬,于6 月9 日突然下令免李烈钧江西都督职

  务,任命黎元洪兼署江西都督,并任命欧阳武为江西护军使,贺国昌为护理

  民政长,陈廷训为江西要塞司令官。欧阳和陈都是李烈钧的部下,贺国昌是

  李烈钧都督府的顾问。袁世凯企图利用他们来稳住江西,作为控制江西的过

  渡。

  李烈钧决定同袁世凯斗争到底,有人问李烈钧反袁的结果如何?李回

  答说:“一定打仗。”问:“打仗胜负如何?”李答:“国民党一定失败。因为

  国民党虽有5 省(江西、安徽、江苏、广东、湖南),但一盘散沙,互无联

  系,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孙、黄二人意见又不一致,孙中山的话很多人都不

  听。”问:“如果打败,都督又何以自处呢?”李说:“打不赢也要打,打败

  了就走路。我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我不是北洋派,我只有打,这是我的人格

  问题。”孙中山在袁世凯宣布解除李烈钧的江西都督职务后,决心不顾一切

  举兵讨袁。当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有吉明去见孙中山和黄兴时,孙断然表示:

  “本人无论如何将以冒进主义一举去袁。”为了起兵讨袁,孙中山派南下参

  加讨袁的参议院议长张继和马君武、白逾桓、邵元冲4 人到南昌对李烈钧进

  行动员。

  孙中山发表宣言,指出:袁氏专为私谋,倒行不已,以致东南人民荷

  戈而逐,旬日之内,相连并发。大势如此,国家安危,人民生死,胥系于袁

  氏一人之去留。? .全体国民一致主张,令袁氏辞职,以息战祸。

  孙中山同时向参议院、众议院、国务院、各省都督、民政长官、各军

  师、旅、发出通电:今袁氏种种违法,天下所知,东南人民迫不得已,以武

  力济法律之穷,非惟其情可哀,其义亦至正。? .当此存亡之绝续之际,望

  以民命为重,以国危为急,同向袁氏说以早日辞职,以息战祸。

  对此袁世凯发表命令:捉到黄兴赏洋10 万元,捉到陈其美赏洋5 万元。

  张继等人奉孙中山之命来到南昌,动员李烈钧起兵讨袁。

  李烈钧并没立即举兵讨袁,而是通电下野。

  李烈钧接到解职令,召集部下商讨对策,一些将领建议“即行通电否

  认此乱命”。

  赵正平觉得事体重大献上一计:“不如先行电询湘、皖、粤诸省,再行

  决定。”并当即起草电稿,用密电急发,不一日,而复电都来。湘督谭延闿

  主张从众意;皖督柏文蔚主张不如大家撒手;粤督胡汉民且言他不久到沪,

  可在沪相见;闽督孙道仁也含糊。

  李烈钧反袁的主张得不到同盟者的积极响应,因而有所顾虑,再者袁

  世凯收买了他的部下,他感到内部不稳。在京议员徐秀钧密电李烈钧:“赣

  省上级军官悉与中央通,多不足恃,须从速计划。”李闻之胆落。第2 师刘

  师长等指天誓日,议决派张鲁藩、陈泽霈、周斌到浔游说欧阳师长,勿为中

  央毒计。那欧阳已被袁提为护军使,趋向已定,张、陈、周探知后电李,李

  乃悔用人不当,兵权旁落,且财政又极支绌,便打起退堂鼓,决定下野。

  李烈钧宣布下野后,于6 月15 日离开南昌前往上海。路过湖口时,约

  见耿毅、李明扬、周璧阶、卓仁机等一群英俊青年军官,大家都主张立刻兴

  兵讨袁,并说:“再延时日,袁定派大军压境,欧阳武为了清理内部,也会

  收拾我们。”李烈钧说:“外面局势实在弄不清楚,到上海后再和孙、黄诸要

  人商议,并询各省意见,再行发动,如现时不发动,我定电知你们,大家到

  外国观察一时,将来总有事做。”李烈钧途经安庆,同柏文蔚会晤后,由柏

  派军舰护送至南京,改乘火车到沪。这时,孙中山因女儿病危,已由沪赴港、

  澳,李烈钧便留滞上海。

  欧阳武在李烈钧离开南昌的当天,即致电黎元洪报告筹划江西军政事

  务的打算,并表示:“誓矢血诚,拥护中央,保卫地方,鞠躬尽瘁,至死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