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籍议员家里,搜缴议员证章、证书,得300 余件,接着又搜缴了以前曾参
加过同盟会、国民党,尔后脱离组织并参加了其他党派的议员们的证章和证
书,共计438 件,这样一来,因议会人数不足,造成国会瘫痪。
残余的议员们对此非常气愤,并提出质问,熊希龄因有把柄握在袁世
凯手中,只好为袁世凯辩护。袁世凯又下令宣布国会完全解散。这个国会自
4 月召集,完成了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的任务后,到12 月份被解散,
只存在了9 个月。
袁世凯、黎元洪当选为正副大总统之后,袁世凯先后四次电邀黎元洪
进京,但黎元洪深知有兵才有权,有地盘才有势力,所以一再推拖,不肯离
鄂一步。袁世凯电邀他到京参加大总统就职典礼,他回电拒绝。
袁世凯除自己直接电邀外,还拉拢黎元洪身边的人为他作说客。黎元
洪对饶汉祥言听计从,袁世凯便极力拉拢饶汉祥去说服黎元洪进京,但黎却
抱定了老主意,坚决不肯去京。饶再劝他,他索性令饶代表自己进京,与袁
面议一切。袁见黎不肯就范,决定破釜沉舟,一面把饶汉祥打发回鄂,转达
他的盛意,仍欲黎公亲自到京;另一方面想出一个“霸王请客”的办法,特
派心腹大将段祺瑞到武汉劝驾,露出武力胁迫的象征。
12 月8 日,段祺瑞到鄂。黎元洪邀集少数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决定
以都督府参谋长金永炎代行都督职,作早日回鄂的准备。在段祺瑞的催促下,
黎元洪匆忙地对参谋长金永炎作临行前的部署,即于9 日晚乘专车赴京,随
行人员有饶汉祥等十数人。
段祺瑞到鄂并不公布来意。黎离鄂时,对下属公布段北归。段和黎一
起上了火车,段反下车,黎遂北上。黎的亲随想上车送行,被陈宦所派人“持
令不准入”。
10 日,任命段祺瑞署湖北都督的大总统令下,此时黎元洪还在路上。
时人讥评此事谓:“陈宦押解黎元洪进京”、“饶汉祥、陈宦把黎元洪卖了两
百万元。”11 日晨,黎元洪一行人到达北京。事先,袁世凯派文武大员二人
赴保定迎接。到京时,总统府军事处总、次长,侍卫武官、承宣官、全体国
务员及各部8 名部员到车站迎接;车站周围200 步以内派军警守护,不准闲
人入内;又派拱卫军一营列队迎候,极为隆重。
黎先入总统府拜谒袁世凯。黎戎服佩剑,行最肃之军礼,态度极为谦
谨。袁则殷勤特甚,仿佛极尊严之长辈见一极可敬之少年,两人久久未语,
隐含着袁、黎原非一家,貌合神离。袁告黎以段督鄂之令已下达。黎唯唯。
中午,袁大摆筵宴,招待黎元洪,由国务总理熊希龄和全体国务员作
陪。宴罢,黎被引至事先安排好的住所——南海瀛台,这是当年慈禧太后囚
禁光绪皇帝的地方,为避嫌,更名为“小蓬莱”。黎的随行人员则被安置在
东厂胡同将校俱乐部下榻。
黎元洪离鄂赴京,大有失魂落魄之感。他在《致鄂中父老》的电文中,
承认了自己作为袁世凯政治俘虏的地位。一种哀怨凄惋之情敲击心扉,流露
于字里行间,发出“遥望汉江,不禁泪下”的悲叹。
黎元洪到北京后,家眷亦于12 月11 日起程来京,均住在南海瀛台。
瀛台位于新华门总统府内东北部,四面环水,非舟楫不能通过,实在是软禁
政治傀儡的理想处所。黎元洪感到自己处境的危殆,整日忧形于色。而袁世
凯对黎内行羁縻而外示怀柔,表现出一副亲密无间的姿态。黎居方数日,袁
世凯便托人说亲,要与黎氏结秦晋之好,结果议定黎之次女绍芳配给袁之九
子克玖为妻。又规定给黎月俸1 万元,公费2 万元,合计月支3 万元。黎每
日除散步、读书、阅报、写字外,无公可办,这一笔俸金算是够充裕的了。
黎成了名副其实的寓公。袁世凯为了监视黎的一言一行,经常派唐在礼到瀛
台探望。
第九章 帝制复辟
国民党被解散,在党议员资格被褫夺,国会被解散。11 月26 日,袁世
凯下令召集政治会议,作为御用的咨询机关。
政治会议由80 名官吏组成,其中袁世凯指派10 人,国务院派4 人,
各省各部各派2 人。
这些人大多是旧官僚或者封建名流如杨度、杨士琦等,还有革命党的
变节分子,如孙毓筠等,袁世凯命李经羲为政治会议议长。
熊希龄在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设立政治会议之后,他的使命也就
完成了,被袁世凯抛弃。袁世凯不再需要这个进步党总理和“第一流人才”
内阁来供使用和点缀。熊氏内阁仅存在五个月,就寿终正寝。
袁世凯曾企图把政治会议直接变为造法工具,但作为咨询机关的政治
会议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便建议袁另组造法机关,定名为“约法会议”。1914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