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19 日,万福华在沪行刺广西巡抚王之春不中,当即被捕入狱。次
日,章士钊到狱中探望,暴露了目标,革命机关被查抄,上海的一些革命志
士,一时星散逃匿,上海的暗杀活动只得暂时停止。陈独秀在上海逗留了一
个多月,于1905 年返回芜湖。
万福华行刺失败后,革命党人在北方的暗杀活动仍在继续进行。陈独
秀参与了密谋吴樾狙击出洋五大臣的事件。
1905 年9 月,陈独秀决定到安徽公学任教,《安徽俗话报》自动停刊。
安徽公学是清末民初安徽中等学校之最著名者,以培养革命干部、散
发革命种子为教育宗旨。担任教授的,皆为革命领袖人物。除陈独秀外,还
有刘申叔、陶成章、周震鳞、柏文蔚、张伯纯、苏曼殊、冷? .、谢无量、江
彤侯等。一时各地的革命领袖人物荟萃于芜湖,吸引着不少青年,轰动了芜
湖社会。安徽公学成了当时长江流域中部的革命运动的中心,也成了长江流
域中部地区的文化运动的总汇,大江南北志士几无不与芜湖互通声息。
陈独秀为了联络皖省革命志士,与柏文蔚、宋少侠、王静山、方健飞
等游历皖北各地,遍访江湖侠为之士。
陈独秀同柏文蔚以及安徽公学师范班的学生常恒芳于1905 年夏发起建
立岳王会。岳王会总部设在芜湖,由陈独秀任会长。不久又在南京和安庆设
立分部,柏文蔚任南京分部部长,常恒芳任安庆分部长。
1906 年暑期,陈独秀和苏曼殊一起去日本,暑后便回国,到芜湖皖江
中学任教,同事中有章士钊、刘师培等。不久,苏曼殊也来皖江执教。
陈独秀在芜湖图书社联络党人,进行革命活动,被人告发,巡抚恩铭
欲穷治之,羽书连下,陈独秀被迫于1907 年春又到日本东京,入正则英语
学校学习英语。
陈独秀在学习期间加入亚洲和亲会。亚洲和亲会是由中印在东京的革
命志士联合组织的团体,中国人加入和亲会的除独秀之外,有章太炎、张继、
刘师培、何震、苏曼殊、陶冶公等等,会长是章太炎。亚洲和亲会的宗旨是:
反抗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
1909 年9 月间,陈独秀回国,居杭州,于次年初在陆军小学堂任地理
历史教员。这时,他与江南著名文人刘季平(刘三)、沈尹默(沈二)结识,
他们在杭州时常做诗,互相观摩。陈独秀除做诗,总要每天写几张《说文》
上篆字,始终如一,还研究甲骨文。在《国粹学报》上发表过《说文引申》
一文,这是他的初步研究成果。
第十一章 钊钊相知
1911 年春,陈独秀又同妻妹高君曼结婚。高君曼略识文字,思想新颖,
与陈独秀颇相得,关系渐趋亲密,进而发生爱情。他俩人同居,结为伉俪。
这引起了全家的反对,嗣父认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比陈独秀干革命还难以
容忍,骂他败坏门风,扬言今后不许他俩踏进陈家大门。高家也认为两姐妹
同嫁一人为礼教所不容。陈独秀和高君曼却不顾家庭的反对和舆论的指谪,
决然自行成婚。
陈独秀在1907 年至1911 年9 月的将近5 年时间内,很少参加政治活
动,也没有发表政论性的文章。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学问,写了许多篇
古体诗,有不少诗在报刊上发表。
1911 年12 月,安徽临时议会选举孙毓筠为都督。孙抵达安庆就职,正
式成立安徽军政府,并电召陈独秀返皖任都督府秘书长,陈独秀返回安庆。
孙毓筠是少爷出身,任都督后,不大理政事,在都督府内问事最多的
是陈独秀。陈独秀认为推翻清政府不过是革命的第一步——破坏,今后建设
的事更重要。但他过于急躁,常为改革的事与人发生口角。每逢开会,会场
上只听他一人发言,还总是坚持己见。
他主张改善人民生活,反对任用旧官僚,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但
是,他的政治抱负没能施展。
1912 年4 月,陈独秀主动辞去秘书长职务。他在安徽大学堂旧址,重
办安徽高等学堂并任校长,后因陈独秀再次担任都督府秘书长,便聘马其昶
任校长,自任教务主任。次年因学生闹事,被赶出学校。
由于安徽形势复杂,孙毓筠无法维持。陈独秀于1912 年6 月去浦口,
劝柏文蔚回安徽。
柏文蔚回安徽接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任命陈独秀为都督府秘书长。
他们将行政机构加以充实、整顿,尽量安插革命同志,以保存行政之纯洁性。
1913 年6 月,袁世凯免去柏文蔚都督职,委任孙多森接任皖督。陈独
秀坚决拒绝与孙多森共事,在孙来上任之前即请辞职,未待批准,留书径去。
书中有旧病复发,迫不及待等语。所谓“旧病复发,迫不及待”,是指封建
专制势力的复辟,不可一日与居之义。
7 月中旬,陈独秀离开安庆去上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