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风声所传,闻者兴起,陈独秀是演说的首倡者,为当局所忌恨,
他被迫离开安庆,再次东渡日本。
1902 年9 月,陈独秀到达日本,与潘赞化一同进成城学校学习陆军。
这年冬天,陈独秀和秦力山、张继、苏曼殊等人发起成立青年会,该会以民
族主义为宗旨,破坏主义为目的。是为留学生界团体中揭橥民族主义之最早
者。
陈独秀这时已由康梁派转向革命派。1903 年3 月的某日晚,他和邹容、
张继、翁浩,王孝缜等人,闯入清政府派往日本的学监姚惕的住宅,他们对
姚阻挠留学生学习军事不满,声言要割掉他的脑袋。姚哀求宽大。邹容说:
“纵饶汝头,不饶汝发。”于是,张继抱腰,邹容捧头,陈独秀挥剪,稍稍发
抒割发代首之恨。
他们把姚的发辫悬挂在留学生会馆,于旁书写“南洋学监,留学生公
敌姚某某辫”。
事后,姚与清政府驻日公使勾结日方,由日警捕人,陈独秀、邹容、
张继3 人于4 月间被迫返国。
陈独秀同潘赞化回到安庆后,联络葛温仲、张伯寅等人,筹组安徽爱
国会,举办爱国演说,积极发动安庆地区的革命运动。陈独秀在演说会上高
声说道:“我等既稍育一知半解,再委弃不顾,则神州四百兆人岂非无一人
耶!故我等在全国中虽居少数,亦必尽力将国事担任起来。”参加演说会的
有安徽大学堂、武备学堂和桐城、怀宁二公学学生约300 余人。演说会群情
踊跃,气象万千。陈独秀提议成立安徽爱国学社,立经全体赞成。大会又决
定爱国学社附设《爱国新报》,并公推陈独秀、潘赞化等7 人立时起草社章。
陈独秀即出示爱国学社社员名簿、宣言及宗旨,当场有126 人入社。
爱国学社的宗旨为“发爱国之思想,振尚武之精神,使人人能执干戈卫社稷,
以为恢复国权基础”。社员规则中定有本社凡出版书报,惟期激发志气,输
灌学理,不得讪谤诋毁。社员当视全体为一体,视全国为一家等等。爱国学
社决定每周演讲一次,如办得有了基础,拟与上海爱国学社通成一气,并联
络东南各省志士,创立一国民同盟会,庶南方可望独立,不受异族之侵凌。
演说会举办一周后,安庆知府桂英亲赴藏书楼查禁,不许学生“干预
国事,盅惑人心”。陈独秀等则不予理睬,继续举行演说,听讲的以安徽大
学堂学生为多,参加演讲的人,均签名于簿册,藏书楼实则成了一个革命秘
密结社的机关。布政使于荫霖视藏书楼为眼中钉,遂开除大学堂学生柏文蔚、
郑赞丞等10 余人,封闭了藏书楼。安徽巡抚聂缉椝通缉陈独秀,陈独秀逃
往上海。
这时章士钊在上海创办《国民日日报》,陈独秀便协助章士钊办报。陈
独秀和章士钊负责全部文字和校对,两人常常彻夜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才休
息。他们两人蛰居昌寿里之偏楼,对掌辞笔,足不出户,兴居无节,头面不
洗,衣敝无以易,也不浣。后来,章士钊回忆他和陈独秀这段往事。赋诗一
首:
我与陈仲子,日期大义倡。
《国民》既风偃,字字挟严霜。
格式多创作,不愧新闻纲。
当年文字友,光气莽陆梁。
《国民日日报》所刊载的文字有时论、学术、思想介绍以及中外、地
方新闻等,尤其重视登载揭露清政府的昏庸腐败和社会上种种的不平等现
象。为了作者人身安全的缘故,时论一类的文章多不署名。
清政府通令长江一带,严禁售阅《国民日日报》,致使报社经费困难,
出版了3 个月23 天后,不得不停刊。
1904 年初,陈独秀从上海潜回安庆,初到故乡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
到桐城学堂,同校长房秩五、吴守一纵谈时事,极嘻笑怒骂之雄。他们3 人
便商定创办《安徽俗话报》,由房任教育,吴任小说,其余稿子由陈独秀自
任之。
《安徽俗话报》于3 月31 日创刊,创办的经费大多是安徽爱国志士捐
助的。先在安庆编辑,而社址则设在芜湖科学图书社。不久,陈独秀独自一
人来到芜湖,住在科学图书社楼上办起报来。楼上光线暗,屋顶有一片亮瓦,
临街有一扇小窗。陈独秀在那里默默地做着工作。
陈独秀办《安徽俗话报》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把各处的事体说给安徽
人听听,免得众人蒙在鼓里;其二是把各项浅近的学问,用通行的俗话演出
来,好教安徽人无钱多读书的,看了俗话报,也可以长点见识。
11 月,陈独秀应章士钊邀请去上海。杨笃生、章士钊、蔡元培、蔡锷
等人在上海组织爱国协会,该协会的革命计划是以暴力为主,而暗杀也在讨
论之列。陈独秀一到上海便由杨笃生监誓加入爱国协会,天天同杨笃生、钟
宪? .试验炸药。蔡元培也常在试验室练习和聚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