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杂志?”“我想创办一种新型的杂志,名字暂定为《青年》。大钊先生,届
时,你可要撰文支持噢!”李大钊应允。章士钊提醒李大钊说:“守常先生,
你那篇文章是否要发表?”陈独秀抢先回答说:“要发!我的文章在社会上
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应刊载大钊先生的批驳文章以正视听。我想这样做是民
主的,也符合科学的精神,更不会影响我们今后的友谊。你说对吗?大钊先
生。”李大钊被陈独秀这种虚怀若谷的胸襟感动了,很是动感情地说:“我赞
成你的做法。
文字的论争和私人的友谊是两码事,我一向反对因观点的争论而伤其
私谊。”1915 年6 月,陈独秀和易白沙返回上海,住在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
21 号一楼砖木结构的楼房内。他立即着手创办杂志,通过亚东图书馆经理
汪孟邹的介绍,杂志由群益书社的开办人陈子沛、陈子寿兄弟承担印刷和发
行,每月出一期,编辑和稿费200 元。
9 月15 日,由陈独秀主撰的《青年杂志》创刊号正式发行。次年9 月,
《青年杂志》正式改名为《新青年》。杂志改名的原因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
办的周报《上海青年》,他们写信给群益书社,说《青年杂志》和他们的《上
海青年》名字雷同,应该及早改名,省得犯冒名的错误。陈子寿征得陈独秀
的同意,将《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是个综合性的学术刊物,每期约100 页。《新青年》像春雷
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青年人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
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
些青年逐渐地以至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一场思想大革命由《新青年》引发出来。
李大钊仍然在东京留学。他的思想飞速转变,迅然地从旧民主主义者,
朝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演化;从进化论的观点,逐渐地朝着辩证唯物论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转化。面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政治形势,他不像他的朋
友司徒复兴和俞德那样愤然而不知所措。相反,他却采取了冷静、客观的态
度,思索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以及预测着未来中国的革命前途。
司徒复兴和俞德只知报国,不知主义,他们被袁世凯称帝所激怒。驻
日公使陆宗舆又发出警告:对于反对袁世凯称帝的留学生,即日起停放官费
留学生金,并用武力押解回国。有部分留学生在这种压力下,倒戈过去。司
徒复兴和俞德立意用热血擦亮这部分留学生的眼睛,洗掉他们心灵上的污
秽。
他们在留学生会上发表演说。司徒复兴慷慨激昂地说:“同胞们!我们
的祖国,我们的人民,被专制的皇帝,被腐败的官吏,被这些留着真辫子、
假辫子的奴才们害苦了!辛亥革命的鲜血,换来了共和制的民国。可是,烈
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呢?又被袁世凯这个独夫民贼窃夺去了!他为了
登上龙廷宝座,与日本帝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21 条,取得了洋爸爸在身后
撑腰,实现了他甘心做儿皇帝的美梦!而神州大地变色,4 万万同胞受苦。
你们说我们能答应吗?”因集会内有陆宗舆派来的武装打手,留学生们惶恐
不安,面面相觑。
俞德猛地举起手枪,对着天空“啪,啪”放了两枪。接着,他又愤怒
地大声问:“你们都必须回答!在场的留学生,谁想做袁大头的奴才、做中
华民族的败类,我就当场打死谁!”留学生吓得心慌意乱,全身抖颤不已,
小声地答道:“不,不答应。”司徒复兴无比悲痛地大声疾呼:“同胞们,一
个人的生死荣辱是无关重要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兴亡,则联系着每一个庶
民百姓。10 年前,也是在日本东京,曾经出现了一个愤而蹈海的民族英雄
陈天华。
他在《绝命辞》中,曾经谆谆告诫留日学生,为了中华必须奋起抗争!
今天,我也想告诫诸位同胞:一个失掉灵魂的民族,决不会有富强的祖国的!
若想建立真正的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必须奋起斗争!振奋中华民族的灵魂!
同胞们,我要用满腔的热血,擦亮你们迷失方向的双眼;我要用年轻的生命,
唤醒中华民族每一个昏睡的灵魂!”司徒复兴说到这里,抓着自己的衣扣,
奋力一撕,“嚓”的一声撕开了黑色的内衣,露出胸脯,旋即举起手中的匕
首,向腹部刺去。
俞德欲步司徒复兴之后,举枪自杀,恰巧李大钊飞身向前,抓住俞德
的手腕,“啪”的一声,子弹飞向长空。
袁世凯复辟称帝,司徒复兴欲自杀殉国,极大地撼动了留日学生的灵
魂。李大钊和俞德等人四处奔走,八方演说,终于又把动摇不定的留日学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